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2025第二屆歐洲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大會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成果成為焦點。欣旺達動力電芯產品線總經理何軒博士受邀出席,向全球用戶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閃充電池4.0系列產品矩陣,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此次大會匯聚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領軍企業。整車制造商方面,奧迪、寶馬、奔馳等國際品牌與比亞迪、蔚來、長安汽車等中國車企同臺亮相;電池與核心技術領域,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企業展示了最新技術;麥肯錫、S&P等咨詢與服務機構也參與其中。超過400家企業的技術領袖和研發專家共同探討行業趨勢,欣旺達憑借其超充電池技術成為焦點之一。
閃充電池4.0系列的核心產品欣星馳2.0千安極充版,以全球首款支持1400A充電電流的超充性能脫穎而出。該產品配合1000V高壓平臺,可實現1.4兆瓦的峰值充電功率,1分鐘補能150公里、5分鐘補能450公里,真正實現了“油電補能同權”。這一突破性表現,為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提供了技術支撐。
針對歐洲中端市場,欣旺達推出了欣星馳2.0長續航版。該產品支持6C超快充,同時通過超高壓密正極技術、第二代復合厚電極技術以及“天擎”結構,將LFP超充類電芯能量密度提升至195Wh/kg以上。結合質量集成率超80%的星馳系統架構,實現了6C超快充與800km+超長續航的平衡,并降低了10%以上的成本,成為磷酸鐵鋰電池對超充三元電池的平替方案。
在技術突破方面,欣旺達實現了熱管理、低溫性能與快充壽命的多項創新。熱-冷直導技術與多面夾層冷卻設計使電池冷卻面積提升50%,確保兆瓦級快充安全;航天級保溫材料與耐低溫高能量LFP正極的結合,使電池在-20℃環境下仍保持90%以上能量效率,-40℃極寒條件下也能正常工作;超快充長壽命負極技術與耐高溫SEI膜層重構方案,有效解決了大電流充電對電池循環壽命的影響,可實現3000+圈超充循環及整車8年30萬公里質保。這些技術特點尤其適配歐洲用戶對低溫性能和長壽命的需求。
面向歐洲高端市場,欣旺達推出了針對超跑車型的欣星耀2.0千安極充版。該產品匹配星耀系統架構,支持最高8C超快充,充電電流超過1000A,8分鐘即可補能700公里,綜合續航突破1000公里。其背后是欣旺達自主設計的全新一代多孔硅碳負極,通過納米緩沖網絡設計改善硅界面穩定,實現了低鋰耗長壽命,達成了電芯260+Wh/kg的高能量、長壽命、超快充的多重優勢。
在混動領域,欣旺達將純電超充技術成功拓展至混動市場,推出欣星耀/欣星馳增混電池系列。該系列全系支持最高8C峰值倍率,800V系統車型移植BEV超充方案,400V系統匹配4-6C解決方案,純電續航覆蓋200-400公里,具備寬溫域適應性。針對小電量動力及兩輪車市場,欣旺達還推出了全球首款6C快充190Wh/kg LFP圓柱增混電池。該電池具備四大優勢:可“橫”可“豎”的多場景兼容設計,適配50-150km A00-A級車型;高能量密度與低內阻設計,徑向空間利率同比提升約3%,電子同軸輸運路徑短20%,產熱降低5℃;長壽命創新設計,全生命周期卷芯應力增長均勻,輕松實現質保10年/30萬公里。
欣旺達的HEV高功率產品同樣表現突出。該產品具備80kW超高功率、10萬次循環壽命和-40℃寬溫域工作能力,三年綜合TCO使用成本低于傳統燃油車。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歐美、東南亞及南美市場,該產品已連續四年保持國內混動鋰電池出貨量第一,成為全球超百萬車主的信賴之選。
在系統架構方面,欣旺達自研的天擎電芯結構通過正/倒置底排設計實現高空間利用率,兼顧高能量密度與熱電分離。系統層級融合發泡膠灌封、集成式液冷BDU、從控FPC直插等模塊化技術,大幅提升集成度、安全性與效率。該結構為三大系統平臺提供支撐:星馳平臺適配A-B級經濟車型;星耀平臺面向極充及高端場景;星環平臺專為圓柱PHEV/BEV設計。通過平臺化設計,天擎結構實現了技術復用,顯著降低了研發與制造成本。
安全性能是欣旺達電池的核心優勢之一。從設計層面,籠式包覆二次粒子正極技術、限域互鎖高能晶格氧等技術減少了助燃劑氧氣釋放,降低了熱失控溫度;高密度高晶態SEI技術與超強自由基捕獲劑提升了自產熱臨界溫度閾值,抑制了電解液燃燒。在防護層面,第三代無機陶瓷隔熱片熱阻率提升30%以上,有效抑制熱失效電芯向外傳遞熱;新一代3D液冷技術具備主動噴淋防護,過溫報警后啟動強效冷卻;第二代熱電分離技術防止了高壓拉弧,實現無煙無明火。在診斷層面,端到端技術互聯與數字孿生技術平臺實現了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采集、分析與預警。欣安4D技術平臺在熱失控發生后能實現快速降溫、整車不斷電,提供穩定動力繼續行駛,保障了用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