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高通公司以一場盛大的發布會同時推出三款旗艦芯片,涵蓋手機和PC兩大領域。這些新品在性能、能效和AI處理能力方面均實現了顯著突破,標志著端側AI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發布會前夕,高通高層與媒體展開深度對話。產品市場高級總監馬曉民和手機業務總經理Chris Patrick詳細闡述了公司在AI領域的戰略布局,特別是針對手機端側AI應用的技術創新方向。
當前AI模型正朝著更復雜、更多模態的方向快速發展,這對芯片設計提出了全新挑戰。Patrick透露,高通憑借20余年的AI研究積累,通過與學術界保持緊密合作,確保每一代NPU架構都能提前適配未來AI模型的技術需求。公司特別強調分布式AI生態的構建,通過異構計算架構讓不同智能設備都能基于驍龍平臺靈活調用AI能力。
面對AI技術的快速迭代,行業呈現出多元化應對策略。蘋果在GPU中集成神經網絡處理器,Arm為CPU引入SME2技術,而高通與聯發科則通過芯片迭代持續強化AI性能。這種競爭格局下,端側AI體驗的核心要素逐漸清晰。
馬曉民指出,手機端側AI的發展呈現明顯趨勢:從單一語言模型向多模態大模型演進。但無論技術如何變革,提升用戶體驗始終是核心目標。具體包括五個關鍵維度:提高token生成速度確保響應即時性、優化功耗維持設備續航、強化端側數據安全處理、控制內存占用降低成本,以及保證AI輸出結果的準確性。
盡管芯片廠商都在強化端側AI能力,但消費者對AI智能體的實際應用仍顯有限,云端服務如豆包、ChatGPT等依然占據主流。對此Patrick認為,用戶對AI體驗的期待正在升級,從基礎圖像生成轉向更高質量的交互需求。雖然云端在部署新模型方面具有優勢,但邊緣計算憑借即時數據獲取能力,在日程管理、語境判斷等場景中展現出獨特價值。
馬曉民特別強調,消費者更期待具備私人助理特質的AI應用,而非簡單的內容生成功能。通過深度學習手機數據,AI能夠提供更主動的服務,并在低功耗狀態下實現"Always on"的持續響應,這種個性化體驗將成為端側AI的重要發展方向。
當前手機芯片領域已形成"全面AI化"的競爭態勢,AI技術正深度融入性能優化、影像處理、通信增強和游戲體驗等各個維度。在這場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競爭中,芯片技術作為底層支撐,其AI處理能力的強弱將直接決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