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生產步入“柔性制造”的深水區,傳統單一功能機器人已難以滿足高精度協作、多場景適配及跨設備協同的復雜需求。在產業升級的關鍵節點,越疆機器人以“具身工業”為核心,推動AI機器人從執行工具向感知-決策-執行一體化的智能體進化,重新定義智能制造的邊界。
在2025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越疆以“具身工業 協作進化”為主題,展示了覆蓋高精度協作機械臂、“直膝行走+靈巧操作”人形機器人、高機動性多足機器人及輪式人形機器人的全形態產品矩陣。通過“多形態通用具身智能超級工廠”場景,系統呈現了機器人群在高效協同、智能調度與自主作業中的平臺化能力,成為展會技術焦點。其解決方案已滲透至工業制造、商業服務、教育科研等30余個領域,彰顯了跨行業應用潛力。
越疆的“超級工廠”平臺基于“分布式感知-集中式決策-動態化執行”模型,構建了“感知-決策-執行-反饋”的閉環系統。頂層“工廠智能樞紐”通過多模態感知設備構建全維度環境模型,依托工業大模型實現任務規劃與動態調度。執行層由四類機器人協同:雙足人形機器人完成多任務銜接與精細化操作;輪式人形機器人負責產線間物料轉運;多足機器狗適配非結構化環境巡檢;協作機械臂專注高重復性柔性作業。該架構通過時空動作分塊ACT預測控制大模型,實現長時序任務生成與低延遲控制,以更少算力支持復雜場景適配。
此次展會上,越疆首次實現全球多形態機器人自主協同作業,覆蓋物料分揀、視覺檢測到精密組裝等核心流程,為工業客戶提供可快速部署的柔性生產方案。這一突破標志著其從“協作機器人專家”向“具身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從協作機器人到多形態通用具身智能平臺,越疆的進化路徑源于深厚技術積累。早在協作機器人階段,其已構建智能力控、運動規劃、視覺感知等核心能力,為人形機器人、多足機器人等新形態產品奠定基礎。全系產品雖形態各異,但底層技術架構高度統一,尤其在力控系統、運動控制、視覺感知等領域實現技術復用。例如,協作機器人上的“一體化力控”技術被升級應用于人形機器人,使其具備1.5N輕推即動、0.1mm對點精度的柔順示教能力。
在視覺與AI協同方面,越疆融合2.5D/3D視覺與力覺傳感,形成“眼手一體”系統。展出的復合機器人、汽車外飾檢測機器人等,依托自研視覺算法與力控反饋,實現高精度定位與自適應作業。人形機器人平臺進一步引入“知識驅動的生成式VLA技術”,支持長序列任務自主規劃,可在狹窄空間完成180°轉動,重復定位精度達±0.05mm,適配電子元件焊接、車厘子無損抓取等精細任務。
安全性與可靠性是越疆的另一優勢。其協作機器人以“三年質保”樹立行業標桿,高溫、高負載、長時間運行等極端條件下的穩定性基因被延續至人形機器人。目前,人形機器人已通過±0.05mm精度測試、大負載老化試驗與高溫環境驗證,滿足工業級可靠性要求。
在高端智造領域,越疆全矩陣產品展現了多場景適配能力。大負載協作機器人CR30H在碼垛場景中實現速度與負載平衡;CRA系列機器人以IP68防護等級在鋼結構焊接、CNC上下料等高精度領域穩定運行;CRA-IP68系列更實現全天候惡劣環境作業。商業服務領域,智能咖啡機器人可完成研磨、沖泡、奶泡添加全流程;冰淇淋機器人實現基底制作與配料添加一體化;AI艾灸機器人集成Nova協作機械臂與專用艾灸頭,自動完成尋穴、走穴、調溫,模擬五大經典灸法,提升服務效率與安全性。
自2015年成立以來,越疆以協作機器人為核心切入工業自動化市場,憑借全棧自研技術實力與規模化落地能力,迅速成長為中國協作機器人領域領軍企業。2024年登陸港交所后,其全球部署量已超9萬臺,位列中國第一、全球前二,服務超80家世界500強企業。隨著具身智能技術進化與場景拓寬,越疆正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系統性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