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市場正掀起新一輪漲價浪潮,以臺積電和三星為代表的行業龍頭通過調整產品定價策略,推動產業鏈成本持續攀升。據供應鏈消息,臺積電即將量產的2納米制程芯片報價較3納米制程上漲超五成,而三星存儲芯片產品價格漲幅最高達30%,行業通脹壓力顯著加劇。
作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在先進制程領域展現出強勢定價權。其2納米制程將于本季度進入量產階段,單顆旗艦芯片報價預計突破280美元。盡管良率已達行業領先水平,但因前期資本投入巨大,公司明確拒絕價格談判。供應鏈透露,初期采用該制程的客戶集中在AI和高效運算領域,預計2025年底手機芯片將全面轉向2納米制程。
在3納米制程市場,末代產品價格已出現明顯上揚。聯發科最新發布的天璣9500和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Gen 5芯片,采用臺積電N3P制程后報價提升16%-24%。蘋果作為臺積電最大客戶,不僅將iPhone 17系列A19芯片鎖定N3P制程,更將2025年2納米產能預訂份額擴大至五成以上。數據顯示,2024年蘋果為臺積電貢獻22%營收,達194億美元。
產能分配格局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態勢。蘋果通過大規模采購占據臺積電2納米產能過半份額,這迫使高通和聯發科等競爭對手面臨供應緊張局面。兩家廠商雖計劃在2026年底推出2納米芯片,但產能壟斷可能導致Android陣營與蘋果在芯片技術上形成更大代差。供應鏈指出,這種集中分配模式將進一步鞏固蘋果在高端市場的技術優勢。
存儲芯片市場成為本輪漲價的另一重災區。三星本周將DRAM產品價格上調30%,NAND閃存漲幅5%-10%,交貨周期從單月延長至半年以上。美光科技同步實施20%-30%漲價措施,并暫停接受新訂單。行業分析指出,AI數據中心建設帶來的內存和硬盤需求激增,是導致供應緊張的核心因素。
主要存儲廠商的議價能力顯著增強。SK海力士、西部數據(WD)和閃迪(Sandisk)等企業均跟進調價策略,消費級和企業級產品全線上漲。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云端服務提供商的存儲器采購量同比激增45%,推動供應商在價格談判中占據絕對主動。這種供需失衡狀態預計將持續至2025年上半年。
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半導體產業鏈成本傳導效應日益明顯。臺積電先進制程的高昂定價,疊加存儲芯片的集體漲價,正在重塑終端產品成本結構。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隨著AI應用持續爆發,數據中心建設對高性能芯片和存儲器的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這為上游廠商維持強勢定價提供了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