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指尖劃過屏幕,在社交平臺刷到刺眼內容,或是游戲對局中遭遇外掛破壞體驗,又或是搶購時總慢人一步——這些數字時代的煩惱背后,正有一支看不見的守護者團隊在默默作戰。網易易盾作為國內數字內容安全領域的領軍者,用九年時間構建起覆蓋內容、業務、應用的全場景防護體系,累計為超萬家企業筑牢安全防線。
從網易內部孵化到獨立服務全行業,易盾的成長軌跡折射著中國互聯網的進化史。伴隨郵箱、游戲、音樂等業務矩陣的擴張,團隊在實戰中淬煉出四大核心能力:內容安全系統可實時檢測文本、圖像、音視頻中的涉黃暴、廣告、價值觀偏差等20余類風險;業務安全方案通過反外掛、設備指紋等技術,每年攔截超5000萬團伙賬號;應用安全服務覆蓋開發到運營全周期;安全專家團隊則提供算法備案、輿情分析等定制化服務。
在黑灰產肆虐的戰場,易盾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績單:九年累計處理2400億次移動安全威脅,阻斷1000萬臺工作室設備,相當于每天阻止137萬臺異常設備入侵。某頭部游戲公司接入后,代充行為下降82%,玩家投訴量減少65%。而在內容治理領域,其AI引擎每秒可處理萬條信息,累計檢測50萬億條數據,相當于為14億人每人過濾3.5萬條潛在風險內容。
面對AIGC技術引發的安全革命,易盾在2023年率先布局內容風控新賽道。針對AI生成內容的特殊性,團隊研發出"內生安全+圍欄防護"雙維體系:在模型訓練階段植入安全基因,通過語料凈化杜絕"毒性知識"注入;運營階段構建七層防護網,涵蓋算法備案、內容標識、人工復核等環節。某社交平臺接入后,AI生成涉政敏感內容識別率提升至99.7%,誤判率下降至0.3%。
技術創新持續突破安全邊界。2025年推出的CMA審核智能體,在交友平臺實現99.99%的審核準確率,僅10%數據需人工復核;網文平臺應用后效率提升300%,成本降低40%。更值得關注的是,易盾構建的AI生成識別系統支持圖片、視頻、音頻等全形態檢測,某電商平臺接入后,假貨評論識別速度提升5倍,年挽回經濟損失超2億元。
在標準制定層面,易盾正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轉向"規則引領"。參與編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安全基本要求》國家標準,首次明確了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規范,涵蓋訓練數據清洗、模型抗攻擊能力等12個維度。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團隊制定的專項指引要求AI服務提供商建立內容分級、實名認證等7道防護閘門,相關標準已被32家教育類APP采納。
這場安全攻防戰永無止境。當某直播平臺遭遇深度偽造攻擊時,易盾72小時內完成檢測模型升級;面對新型AI詐騙手段,團隊每周更新風險特征庫。正如其負責人所言:"安全不是凍結創新,而是為技術探索劃定清晰邊界。"在守護10萬家企業數字資產的同時,這支幕后團隊正在重新定義數字時代的文明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