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度股價一改此前低迷態勢,迎來強勁反彈,9月初以來漲幅超50%,反彈力度與速度均超出市場預期。市場普遍將此歸因于百度在AI、芯片等領域的長期投入,認為這是“價值回歸”的體現。然而,股價大幅反彈背后,是否還有其他深層因素推動市場重新審視百度?
2024年,百度經營策略趨于保守,財務指標與市凈率成為主要約束。這一年,百度股價表現明顯弱于中概股整體走勢。2023年,ChatGPT引爆AI熱潮,百度迅速推出文心一言,股價一度領漲中概股金龍指數。但進入2024年中期后,市場情緒急轉直下,當金龍指數持續攀升時,百度股價卻陷入低迷。究其原因,營收結構變化是關鍵——傳統線上營銷業務加速衰退,而大模型業務尚未形成穩定收入,新舊業務交替期,市場對百度持謹慎態度。
資本開支方面,百度2024年表現異常。全球科技企業紛紛加大AI基礎設施投入,如阿里宣布未來三年投資3800億元建設云與AI硬件,而百度資本開支卻出現小幅下滑。這一反常現象背后,是財務指標的嚴格約束。數據顯示,2024年百度ROIC為7.42%,略低于WAAC的7.6%。在線營銷業務衰退超預期,大模型盈利時間表不明,導致管理層對擴大投資持謹慎態度。盡管手握1551億元凈現金,百度既未大規模回購股票,也未增加資本開支,而是選擇持幣觀望,經營策略明顯受限。
融資能力受限是另一大挑戰。2024年二季度后,百度市凈率跌破1倍,凈資產與市值倒掛。此時通過增發或可轉債融資,相當于“賤賣”資產,可能引發股價崩塌式下跌。全年百度未進行實質性融資,保守策略成為唯一選擇。有分析認為,若將文心一言獨立融資,或可緩解資金壓力,但管理層未采納這一方案,大模型業務因此缺乏足夠資源支持。
進入2025年,百度策略轉向積極。年初以來,百度先后發行144億元人民幣和20億美元優先票據,其中9月中旬發行44億元債務。7月,百度更換CFO,財務策略明顯調整。管理層思路轉變:一方面,大模型驅動下,云計算需求激增,擴張算力與數據中心有望提升估值,推動公司從在線廣告平臺向AI企業轉型;另一方面,恢復股市融資功能成為當務之急。截至2025年9月,百度境外債務達78.35億美元,年均利率2.36%,利息支出壓力巨大,而恢復融資的前提是市凈率重回1倍以上。
9月中概股普遍反彈,百度市凈率突破1倍,融資功能逐步恢復。市場認為,百度市凈率長期低于1倍存在低估,1倍或成為未來估值錨點。過高可能引發融資擔憂,過低則管理層會強調低估邏輯,以AI概念引導投資者。但股價反彈并非單純“價值回歸”,而是企業經營策略與市場預期共同作用的結果。2025年百度積極轉向,市場迅速捕捉到這一變化,并通過股價予以反饋。
反彈后的百度管理層面臨新挑戰:短期內資本開支能擴張到何種程度?是否愿意犧牲短期財報表現?若啟動股市融資,如何避免股價大幅波動?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百度能否真正實現從保守到積極的戰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