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本市場的目光重新聚焦中概股時,百度憑借AI技術積累引發的價值重估,成為近期科技領域最受矚目的現象。過去十個交易日,其港股市值激增近千億港元,總市值逼近4000億元關口,這一躍升背后是投資者對百度AI戰略轉型的深度認可。
彭博社與CNBC等權威媒體分析指出,百度在AI芯片研發與云計算業務領域的突破,成為資本市場重新定價的核心依據。Arete Research、杰富瑞、華泰證券等頂級投行近期集體上調評級,其中華泰證券將百度美股目標價設定為243.1美元,直言其核心業務價值被顯著低估。這種集體轉向標志著市場對百度技術價值的認知發生根本性轉變。
昆侖芯的爆發式增長成為關鍵轉折點。這款百度自主研發的AI芯片在8月底斬獲中國移動10億級訂單,并在三個標包中均位列榜首。更值得關注的是,百度已全面采用昆侖P800芯片訓練文心大模型,實現從算法到算力的全棧自主可控。IDC數據顯示,2024年昆侖芯出貨量達6.9萬枚,是競爭對手寒武紀的2.65倍,確立其在中國AI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
資本市場對這種技術突破的回應異常熱烈。杰富瑞研究報告強調,百度在AI云端收入市場份額及大型客戶滲透率方面表現突出。高盛采用分部估值法(SOTP)測算,其自動駕駛、AI云和現金儲備三部分業務價值已接近200美元/股。美國知名投資人Bill Gurley公開對比指出,百度旗下蘿卜快跑的無人車成本僅3萬美元,不足Waymo的五分之一,這種成本優勢將重構行業競爭格局。
技術突破與商業落地的雙重驗證,正在重塑百度的估值邏輯。過去市場將其簡單歸類為"搜索公司+科技投資"的組合,如今隨著AI基礎設施的完善,投資者開始用全新框架審視這家企業。招商局集團9月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具有標志性意義,雙方將在云計算、交通物流等六大領域展開深度協作,顯示傳統產業巨頭對百度技術實力的認可。
這場價值重估的深層背景,是AI產業競爭焦點的根本性轉移。GPT系列模型迭代周期從8個月延長至34個月,技術成熟度達到臨界點。以DeepSeek-R2為代表的新興模型,在性能超越GPT-4的同時將推理成本降低40%,這為AI應用爆發掃清了障礙。政策層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8月出臺,明確要求推動AI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規模化應用。
百度十年前啟動的AI長跑,在此刻迎來收獲期。其搜索業務完成十年來最大規模升級,智能框支持超千字輸入和AI創作,接入1.8萬個優質MCP后,在IDC評測中位列中國第一。文心大模型X1.1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超越DeepSeek,與GPT-5比肩;ERNIE-4.5開源模型登頂Hugging Face全球榜單,刷新國產模型紀錄。
產品矩陣的重構更具顛覆性。擁有超10億用戶的百度網盤和14億文檔資源的文庫,轉型為"一站式AI內容服務平臺",智能PPT功能月訪問量突破3400萬次。通用智能體GenFlow2.0實現3分鐘完成5項復雜任務,效率是主流產品的10倍。這些創新推動百度網盤APP在AI產品榜中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
在物理世界,蘿卜快跑自動駕駛服務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220萬次出行,同比增長148%,累計服務量超1400萬次,穩居全球首位。其第六代無人車成本降至20萬元,僅為Waymo的八分之一。數字領域,慧播星數字人直播方案助力羅永浩數字人創下5500萬元GMV,將商家開播成本降低80%的同時提升31%轉化率。
這種跨越數字與物理世界的創新生態,源于百度長達十二年的技術沉淀。自2013年在硅谷設立研究院起,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1700億元,構建起覆蓋芯片、框架、模型到應用的完整技術閉環。當全球AI產業從模型競賽轉向價值創造,百度提前布局的AI基礎設施正顯現出戰略價值。市場開始認識到,這家擁有全棧技術、龐大用戶基礎和豐富落地經驗的企業,已構筑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