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國際貿易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山東外貿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升級活力。據最新統計,今年前8個月,全省進出口總值達2.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增速在前五大外貿省市(粵蘇浙滬魯)中位居首位。其中,出口1.42萬億元、增長5.4%,進口9046.2億元、增長6.4%,為經濟穩健發展注入動力。
當前,國際貿易環境“風大浪急”。世貿組織8月報告將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預期調低至0.9%,2026年也僅預測為1.8%。在此背景下,山東通過產業升級與結構優化,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外貿“新三樣”。青島海關數據顯示,前8個月,山東游戲機、電子元件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60%、12.6%和11.8%,其中電動汽車出口約3.2萬輛,增幅超60%,連續8個月出口數量和價值增速保持在30%以上。
在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車間內,全自動化流水線高效運轉,平均每90秒就有一輛電動汽車下線。企業制造中心總監侯超介紹,其產品采用激光雷達、高精地圖與域控方案,實現車道保持、自動變道等核心功能,競爭力處于行業領先。目前,該企業已開拓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海外訂單排期至明年一季度,多條生產線保持滿負荷運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世林分析,山東外貿“新三樣”集中體現了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領域的突破。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在這些領域實現高速增長,表明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民營企業成為山東外貿增長的主力軍。前8個月,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占全省外貿比重75.6%,增速較整體水平高1.2個百分點。青島海關數據顯示,同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經營主體達6.6萬家,較去年增加5184家,占全省總量的92.5%。
從出口結構看,民營企業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前8個月,山東民營企業出口機電產品4799億元,增長9.7%,占同期民營企業出口總值的43.8%。其中,電子元件、船舶、電工器材、游戲機出口分別增長14.6%、102.6%、16.9%和21%,出口結構升級趨勢明顯。
在輪胎行業,山東新大陸橡膠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高性能、綠色環保產品,遠銷巴西、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外貿部經理綦程凱表示,目前每天有超過3萬條輪胎下線,其中90%以上出口海外,訂單已排至10月底。
盡管整體表現亮眼,但山東外貿仍面臨挑戰。前8個月,山東對東盟進出口4498.5億元,同比下降1.5%;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8372.8億元,下降1.3%,占全省外貿的36.1%。山東社科院研究員顧春太指出,貿易伙伴結構需進一步優化,需通過構筑互惠互利的區域合作網絡、推動產業鏈轉型,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