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近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全球工業領域的目光聚焦于此。在這場盛會中,機器人技術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從開幕式上的精彩表演到展臺上的創新應用,無不彰顯著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開幕式上,兩臺節卡JAKA Zu20協作機器人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沙畫秀。它們憑借精準的操作,在沙盤上勾勒出“CIIF”的圖案,這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表演,成為“上海智造”連接世界的生動象征。這款協作機器人不僅在表演中展現出卓越的精準度,在實際工業應用中也具備強大實力。其額定負載達20kg,臂展長達1.8米,重復定位精度達到±0.05mm,與人類發絲直徑相當。同時,通過圖形化拖拽編程與無線示教技術,工程師無需編寫復雜代碼即可快速部署,大大降低了高精度自動化的應用門檻。目前,該型號已在汽車零部件、航空發動機檢測等領域得到批量應用。
隨著工業自動化進入以“柔性生產”為核心的新階段,傳統單一功能的固定式機械臂在應對小批量定制、產線快速切換等復雜需求時,逐漸顯露出局限性。為此,多家企業在本屆工博會上展示了具備移動、感知與自主決策能力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旨在讓機器人成為工廠中能自主移動、理解環境、安全交互的“智能伙伴”。
中科新松在此次工博會上正式推出了??桑≧ico)系列人形機器人。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系列機器人突破了“固定工位”的限制,其中擁有21個自由度的雙臂機器人???MR73A,集成了自主定位導航、動態避障與智能感知系統。它能在復雜的工廠環境中自主移動,靈活執行跨產線的物料轉運、設備巡檢、智能分揀等任務,有效填補了大規模剛性自動化的盲區。
越疆機器人展臺則展示了一個由多種形態機器人協同作業的“超級工廠”平臺。該平臺采用“集中決策+分布式執行”架構,以“工廠智能樞紐”作為超級大腦進行統一規劃調度。在執行層面,人形機器人負責穿梭轉運和精細化操作,多足機器狗在復雜環境中巡檢,協作機械臂則專注于高精度工位的柔性智能作業。這種多形態機器人協同作戰的模式,將生產柔性提升到了全新高度,為未來工廠的構建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協作機器人領域,性能的持續進化同樣引人注目。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正朝著更高負載、更高精度、更高速度和更易用的方向全面升級。擁有五十余年機器人創新歷史的ABB,在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PoWa協作機器人系列中,推出了最新高速緊湊型協作機器人。其工業運行速度高達5.8米/秒,為同類產品之最,能有效滿足消費品、電子制造等行業對生產節拍的嚴苛要求。同時,ABB首發的全新機器人視覺系統,可無縫接入市面上已知攝像頭,數小時內即可完成系統集成,進一步體現了“易用性”對機器人普及的重要性。
從具身智能帶來的系統性變革,到協作機器人在性能上的飛躍,本屆工博會充分展示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活力與深厚實力。中國工業正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動機器人從單一工具向智能伙伴進化,為全球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著“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