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即將迎來第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這場工業領域的盛會將于9月23日正式拉開帷幕。9月22日,記者提前探訪場館,發現各展區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后的搭建與調試工作,為次日的開幕做好充分準備。
本屆工博會以“工業新質,智造無界”為主題,展覽面積達30萬平方米,規模超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專業觀眾數量、國際展商比例等關鍵指標上,均有望刷新歷史紀錄。展會期間,數千項新產品、新技術將集中亮相,規模與水平均將達到新高度。ABB、柴孚機器人、越疆科技等知名企業紛紛攜首發新品參展,為觀眾帶來一場工業科技的盛宴。
在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一塊大屏幕吸引了眾多目光。屏幕上分屏顯示著兩道軌跡:上方是智能體機床μAI根據任務自主生成的加工路徑模擬動畫,下方則是監控鏡頭下機床正依此路徑進行精密切削的真實畫面。這一動態演示,直觀展現了全球首發的“思源智控”智能體機床μAI的工作實況。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床是數控機床本體、AI Agent和世界模型的結合體,實現了全球首個“零人工經驗”的加工路徑自主生成,具備自主探索與自進化能力,控制精度達到微米級。
智能體機床μAI運作時,系統可調動多個“大腦”并行工作。每個“大腦”自主嘗試不同路徑,系統則根據切削力等實時數據對路徑進行評判,并為有效選擇給予“獎勵”,從而驅動系統持續優化。機床開始加工后,其內置的“世界模型”同步構建出高精度的虛擬加工場景;真實數據不斷反饋至“大腦”,使其能夠循環學習,提升路徑規劃精度,實現加工效率的顯著提升。實際案例驗證,該技術可將復雜零部件的工藝規劃效率提升40%至60%,對縮短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核心零件的制造周期具有重要意義。
交大智邦成立于2017年,由上海交通大學林忠欽院士策劃創建,是依托臨港管委會與臨港集團共同孵化的科創企業,致力于工業母機的國產替代與技術中試驗證。目前,該智能體機床已實現產品化,未來交大智邦的商業模式將較為靈活,既可提供集成智能體的整機,也可單獨銷售“大腦”系統。
在柴孚機器人展區,一臺重載工業機器人托舉著被黑色車罩覆蓋的汽車,成為全場焦點。該產品為柴孚機器人全球首發的重載工業機器人,腕部額定載荷超過5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除整車搬運外,該機器人還適用于大型工裝搬運、建筑與采礦等極端作業場景。據工作人員介紹,展示中所舉升的汽車整車質量約為2.4噸,加上工裝夾具約1噸,總負載達到3.6噸。實現5噸負載能力,意味著機器人機械結構剛性的全面提升,同時也標志著國產機器人在負載性能上取得重要突破,拓展了機器人在重型機械、大型構件制造等高端場景中的應用潛力。
柴孚機器人是國內少數具備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研發與生產能力的智能制造企業之一。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區,目前其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70%的地區。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演進,市場對大負載能力機器人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柴孚機器人的這一新品無疑將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
在ABB展區,工作人員演示了SCARA系列機器人在動態環境下的小球追蹤技術。通過手機控制小球的移動,機器人可實時追蹤其運動軌跡。該技術主要應用于來料位置不規則的輸送線場景,能夠有效提升對非固定物料的識別與分揀能力。ABB還將于本屆工博會首發OmniCore??EyeMotion視覺系統。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是一款旨在提升機器人視覺集成效率的軟件平臺,可搭載于多種機器人型號,能夠快速兼容市面上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視覺攝像頭,實現“即插即用”。本次ABB展出的另一大亮點是今年7月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PoWa系列協作機器人,其運行速度達5.8米/秒,為同級別產品中的最高水平。
越疆科技在本屆工博會上展示了全球首個“多形態具身智能機器人超級工廠”示范場景。該場景集成機械臂、雙足人形機器人、輪式機器人及多足機器狗等多種形態機器人,通過統一智能系統實現協同作業,突破了單一形態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下的能力限制。展會期間,越疆科技將發布全新輪式人形機器人及六足機器狗兩款新品,后者具備較強的穩定性與負載能力,可適用于特種作業環境。越疆科技被稱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于2024年12月23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截至目前,其協作機械臂全球累計部署量突破10萬臺,位居國內出貨量首位、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