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格局迎來關鍵轉折,中國科技企業憑借技術突破與生態重構,正在重塑世界AI版圖。在這場變革中,百度作為中國AI全棧能力的標桿企業,以“多邊形戰士”姿態強勢崛起,其港股股價在9月單月飆升近50%,市值突破萬億港元門檻,引發資本市場對中國AI價值的重新定價。
這場價值重估的背后,是中國AI產業從技術追趕到生態領跑的跨越。2024年末DeepSeek算法的突破性進展,打破了OpenAI的技術壟斷;2025年3月阿里等企業啟動“AI Capex”計劃,帶動本土算力集群加速落地;至9月,百度等頭部企業構建的“芯片-框架-模型-云服務-應用”全棧生態,推動中國AI進入龍頭競爭階段。華泰證券數據顯示,中國科技股在AI浪潮中平均漲幅達20%,遠超美國同行的5%,標志著全球資本對中國AI實力的認可。
百度的爆發并非偶然。作為最早布局AI的技術信仰派,公司已構建起覆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完整生態。在芯片領域,昆侖芯三代產品實現規模化部署,其P800芯片推理性能超越英偉達A800,今年4月點亮的3萬卡集群可同時承載多個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IDC數據顯示,2024年昆侖芯在中國AI芯片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二,近期中標中國移動10億元級訂單,凸顯其作為“算力底座”的戰略價值。
大模型層面,文心系列持續迭代,4.5版本成為全球首個原生多模態大模型,開源的ERNIE-4.5-21B-A3B-Thinking模型登頂HuggingFace全球趨勢榜。其日調用量突破16.5億次,較兩年前增長33倍,智能代碼工具文心快碼已服務760萬開發者。在應用端,百度重構搜索、網盤、文庫等核心產品,AI功能覆蓋90%月活用戶,其中文庫智能PPT生成月訪問量超3400萬次,位列全球第一。
智能云業務成為AI價值變現的核心載體。2025年上半年,該板塊營收同比增長34%,超出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百度智能云推出的百舸5.0計算平臺與千帆4.0大模型平臺,通過訓推一體架構和PD分離推理服務,將萬億參數模型部署成本降低60%。目前,其AI基礎設施已覆蓋金融、政務、智駕等16個行業,為超60%央企提供服務,連續六年位居中國AI公有云市場首位。
無人駕駛領域,百度展現全棧能力優勢。其L4級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支撐的蘿卜快跑,2025年二季度完成220萬次出行服務,累計服務量突破1400萬次,位居全球第一。第六代無人車成本較前代下降60%至20萬元,僅為Waymo同類車型的1/5。國際擴張方面,與Uber、Lyft達成合作,計劃在亞洲、中東、歐洲部署數千輛無人車,華泰證券測算其海外盈利潛力將進一步放大。
資本市場對百度生態價值的認可已體現在估值重構中。杰富瑞將港股目標價上調至152港元,華泰證券給出236港元最高目標價,較當前股價存在80%上漲空間。分部估值顯示,昆侖芯、智能云、AI SaaS、蘿卜快跑等業務潛在市值合計超5000億元,加上核心廣告業務與凈現金,百度整體價值被顯著低估。隨著AI全棧能力持續釋放,這家技術信仰派企業正重新定義中國科技巨頭的價值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