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奔流,千年文脈綿延不絕;麓山聳立,時代精神熠熠生輝。九月的長沙,一場跨越十二載的約定如期而至。岳麓書院門前,“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楹聯依舊蒼勁有力,它曾見證湖湘大地的思想激蕩,如今也將凝視數字未來的新畫卷在此徐徐鋪展。
9月14日至16日,2025互聯網岳麓大會將在長沙舉辦,主題定為“AI領航 暢想湘江”。這場大會不僅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一個產業生態成長與壯大的見證者。從最初的“閉門論道”到如今的“起而行之”,從“產業跟隨”邁向“戰略引領”,從“單點突破”演進為“鏈上生長”,岳麓大會的變遷折射出湖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十二年前,秋分時節,互聯網岳麓大會在岳麓書院首次啟幕。12位湘籍企業家圍爐論道,暢談互聯網的未來與回鄉創業的夢想。那時的氛圍雖充滿理想,但也帶著“閉門論道”的青澀,真正的實踐落地還需時間。“當時,我們這群湖南籍互聯網從業者聚在一起,聊夢想、談回鄉創業,氛圍很理想,但也帶點‘閉門論道’的青澀。”拓維信息創始人、董事長李新宇回憶道。
2018年,大會移師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參會的企業代表和專家人數攀升至近萬人。會場變了,規格高了,影響力也躍上新臺階。這一年,湖南向國內外互聯網企業發出“春天的邀約”,熱誠邀請它們將總部或第二總部遷入長沙。從默默無聞的論壇到眾星云集的盛會,從最初12家企業相聚到如今超7000家企業奔赴而來,從300人參會到報名人數突破3萬,岳麓大會的進階不僅是一場溫暖的堅持,更是一次次與時代同頻的共鳴。
今年,大會首次走進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這一產業園區。選址本身,就是一種宣言。坐落于湖南湘江新區核心區的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總投資180億元、總建筑面積超300萬平方米,是一座產城融合、智慧低碳的先進計算之城。它聚焦算力、算法、算據和計算應用四大核心要素,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基礎軟件、5G技術、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等前沿產業,著力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計算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強力引擎。
“在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這個產業園區內召開2025互聯網岳麓大會,能讓與會者直接感受到現實的算力‘心臟’。”湖南中科曙光信息有限公司運維主管彭文欽介紹,目前,世界計算·長沙智谷內的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部署的200P全棧國產化算力,不僅是湖南規模最大的AI算力底座,更以“液冷黑科技”顛覆傳統算力模式。
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還通過簽約百度、北京大學、湘江實驗室等機構,已在工業質檢、自動駕駛領域孵化30余項標桿解決方案;依托“教學實訓中心”培育超800名大模型工程師,并吸引匯視威、邁曦軟件等30余家創新企業入駐,其中5家企業估值過億。從會議現場到產業實地,從“坐而論道”到“起而行之”,岳麓大會逐步從“一場會議”實現“一個場域”的質變,成為湖南與數字時代持續對話的平臺。
產業的繁茂,離不開政策的陽光雨露。湖南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并非只是提供一片普照的陽光,而是精心設計了一套“階梯式”的光照系統。2014年,湖南出臺了《關于鼓勵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意見》及配套政策,首次將移動互聯網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那時,北上廣深是絕對的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心,湖南的姿態是“追隨者”與“邀請者”。“這一年,恰好是中國首次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全國各地都在爭搶移動互聯網產業風口,湖南的政策出臺可謂是恰逢其時。”金蝶集團董事長徐少春回憶道。
轉折發生在2018年。湖南不再滿足于“歡迎回來”,而是在互聯網岳麓大會上主動向全球湘商發出“春天的邀約”,從“引資”轉向“引智”,從“招商”升級為“召商”。隨后,產業戰略在不斷升維,以2022年的《岳麓宣言》和2023年提出“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為標志,政策導向從“擁抱既有產業”徹底轉向“創造未來產業”。這意味著,湖南不再只是問產業的“風口在哪里”,而是開始問“我們能否創造下一個風口”,而先進計算產業,正是湖南選中的“錨點”。
政策之力如何精準滴灌企業?作為國內操作系統企業先行者,扎根湖南湘江新區的麒麟信安一直專注于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并于2022年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岳麓大會是行業不可多得的技術、人才、產業協同發展和交流的平臺。”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文清對此深有體會,企業牽頭的湖南歐拉生態創新中心曾在互聯網岳麓大會揭牌啟用,如今,通過生態構建、技術評測、產業聚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行業創新等體系,大大助力湖南數字基礎設施底座的建設進程。
“時代給了這一代青年人創業成功的機會,我們把握住了機會。”以岳麓大會為媒,萬興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吳太兵2018年回湘開啟“二次創業”,2022年底落子創意軟件全球研發中心,2023年底開工建設創意科學園。目前,萬興科技在湘員工增至近1000人,其中青年研發人員占比超八成。從杭州起家的螞蟻集團,也因岳麓大會結緣長沙,在當年大會上與湘江新區簽訂項目。“我就是湖南人,長沙有希望成為下一個‘科技之都’。”螞蟻集團首席技術官何征宇信心十足。
先進計算是什么?在今天的湖南,它早已不是機房中轟鳴的服務器,也不只是工程師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碼。它正如同電力網絡一般,成為一種基礎性的生產要素,無聲浸潤于千行百業。這條產業鏈,已在湖南實現了從“根技術”到“新應用”的全程覆蓋。
在“根”部,岳麓山下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系統正持續運轉,一秒鐘可完成20億億次高精度運算,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更有飛騰的CPU、景嘉微的GPU、國科微的SSD主控芯片、麒麟信安的操作系統……它們共同構筑起堅實而自主的國產計算底座。在中部,華為鯤鵬、湖南長城等整機廠商,將這些核心部件集成起來,轉化為強大的算力設備,支撐起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而在“枝葉”般的應用層,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自2022年6月投入運營以來,北京大學長沙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持續深耕先進計算、大數據、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它不僅聯合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高校院系共建“湖南先進計算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平臺”,還牽頭整合國家超算長沙中心等資源,發起“湖南算力網絡融合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產業生態加速成型。
2020年,博識峰云在長沙成立湖南公司及人工智能研究院。企業創新研發的城市級AI平臺能對視頻圖像進行快速智能分析,算力可支持300路視頻并發計算與調度,推動城市治理由被動“整治”轉向主動“防控”。“如今在湖南,你很難找到一家與先進計算完全無關的企業。”機械之家董事長劉旭龍笑道,“像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星邦智能這類工程機械巨頭,也都會通過嵌入傳感器與物聯網模塊,讓裝備變得‘會思考’。”
“鏈上生長”的真正魅力,正體現在這種“交叉”式創新之中。一家企業的技術突破,很快便在生態中蕩開漣漪,觸發更多協同與響應。正是這種緊密的產業協作,讓湖南先進計算生態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它不再是幾棵孤木,而是一座共生共榮、層次豐富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