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互聯網大會的熱潮中,人工智能(AI)再度躍居討論的風口浪尖。360公司的創始人周鴻祎,在一系列與媒體的深入對話中,細致剖析了AI智能體的當前進展及其未來導向,尤其是它們在大模型應用中的核心作用。
周鴻祎強調,盡管諸如DeepSeek等大模型已實現了重大進展,但在實際應用層面,它們更多被局限于聊天工具的范疇,未能充分展現其作為新一代生產力工具的巨大潛力。智能體的涌現,正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推動大模型能力邁向全新境界。
智能體被視為大模型進化的新里程碑,其中大模型如同智慧的大腦,而智能體則扮演著執行者的角色,負責將智慧轉化為行動。周鴻祎指出,智能體不僅能操作多種工具,如編程軟件、網絡瀏覽器等,還能依托大模型的規劃能力,獨立完成復雜任務,成為用戶的得力助手。
在智能體的發展藍圖上,周鴻祎描繪了兩種主要路徑:一是由大模型廠商直接孵化,例如OpenAI推出的ChatGPT Agent;二是由應用產品企業基于現有大模型進行二次開發,如Manus。他指出,盡管OpenAI的智能體在功能上有所提升,但與Manus及360的納米AI相比,其綜合能力仍顯遜色。
然而,周鴻祎也不避諱談及智能體在國內面臨的挑戰。高昂的AI運營成本、難以為繼的廣告模式以及國內用戶尚未形成的付費習慣,共同構成了智能體在國內市場商業化的難題。Manus近期選擇退出國內市場,轉向海外市場,便部分源于此。
盡管如此,周鴻祎對智能體在國內的發展前景仍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中國擁有龐大的應用場景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為智能體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他預測,未來企業市場將更加傾向于部署專業智能體,以滿足不同行業的特定需求。
談及DeepSeek時,周鴻祎表示,盡管其官網訪問量有所下滑,但DeepSeek對中國大模型產業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通過開源共享,DeepSeek避免了行業內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并為中國大模型產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他透露,包括360在內的多家企業正在利用DeepSeek模型開發智能體。
周鴻祎還關注了國產芯片在AI領域的崛起機遇。他認為,盡管國產芯片與國際巨頭如英偉達相比尚存差距,但在推理芯片領域的發力,有望逐步縮小這一差距。他強調,只有通過實際應用和持續優化,才能推動國產芯片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個人層面,周鴻祎同樣積極適應AI時代的變化。他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塑造個人品牌,為360產品帶貨。他透露,未來計劃利用AI技術打造多個智能體,以提升個人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