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演員在今年上半年短劇市場中大放異彩,多部以他們為主角的作品迅速走紅。例如,《穿書之炮灰變身天道親閨女》和《侯府丟棄的萌寶卻是天道親閨女》的觀看量均突破了10億大關;而《選個紈绔當爹,養成皇帝就好了》更是一度登上紅果熱榜榜首;《重生七零年代小錦鯉有空間》的小主演楊心妍,在5月份的DateEye短劇演員周榜上,力壓短劇界的“一哥”柯淳,榮登榜首。
這些短劇為兒童演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讓他們得以迅速積累演技經驗,并在觀眾的熱烈關注下,逐漸嶄露頭角,童星的光環正悄然籠罩在他們身上。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兒童演員背后的利益博弈也變得錯綜復雜,行業規則尚在摸索之中。
9歲的杭杭已經演了兩年短劇,今年3月,他終于接到了第一部擔綱男主角的短劇。杭杭的母親張妮透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兒童主演的萌寶短劇開始風靡,到今年上半年,這類短劇的題材更加多樣化,對兒童演員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以往,兒童演員在短劇中多飾演男女主角的孩子,6到8歲的孩子最容易走紅。但去年,由于杭杭身高已長到1米35,而劇組只要1米25的孩子,他一度接不到戲。
兒童短劇演員的搶手程度可見一斑。據張妮介紹,今年開始,短劇中的兒童群演日薪基本上是100元,有一兩句臺詞的200元,演配角的則能拿到500到600元,像杭杭這樣已參演過上百部劇、有能力擔綱主演的,日薪可達2500到3000元。
放暑假時,橫店影視基地擠滿了劇組,許多像張妮這樣的全職經紀人家長帶著孩子穿梭其間,協助孩子背臺詞、試戲、照顧起居,還要見縫插針地監督學習。張妮原本是攝影師,杭杭從小就拍攝過許多平面廣告,展現出藝術天賦。為了培養孩子的演藝道路,張妮加入了劇組通告群,并最終選擇了一家體量雖小但影視資源不錯的公司簽約,為此支付了一筆不菲的“會員費”。
然而,并非所有家長都愿意支付這筆費用。燦燦的母親許嘉就選擇了自己直接聯系劇組。她從事文化產業相關工作,平時經常接觸短劇產業。去年9月底,某短劇因原定兒童演員無法到場,劇組深夜聯系到許嘉,認為燦燦符合條件。燦燦的出色表現給劇組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陸續接到了更多戲約。
許嘉表示,她并不想讓燦燦走演藝道路,只是想讓孩子鍛煉一下。她了解短劇行業的復雜性,門檻不高,劇組水平參差不齊。她曾遇到過一個劇組,導演是個20出頭的年輕人,態度粗暴,曾把孩子罵哭。許嘉認為,兒童演員的道路怎么走,家長的取舍與平衡至關重要。
隨著市場需求的迅速擴大,兒童演員經紀行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入局。這些經紀人在演員和劇組之間充當著重要的溝通角色。一家山東演藝公司的經紀人聶洋表示,公司提供多種經紀合約供家長選擇,價格從598元到萬元級別不等。最貴的套餐包括購買攝影設備的費用,這樣可以直接和制片人溝通,讓孩子獲得更多演戲機會。
然而,短劇行業里的兒童演員經紀更像單純的中介角色。許嘉表示,許多經紀人通過群聊獲取通告資源,家長需要先交費才能進群。經紀人會用低片酬或無片酬的角色吸引家長,再推薦簽約。看似完整的兒童演員“造星”產業鏈,卻并不保證一定能走紅。杭杭雖然交了29800元,但也需要從群眾演員做起。
兒童演員在短劇中面臨著早早“職業化”的壓力,以及行業規則尚未完善的挑戰。短劇為了吸引觀眾,多凸顯矛盾、追求刺激,有時劇情較為粗制濫造。許嘉曾遇到燦燦演反派角色,對手演員的臺詞對孩子造成了心理影響。短劇制作周期短,拍攝強度高,兒童演員常常需要熬夜拍攝。
盡管如此,家長們仍然認為參與短劇拍攝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杭杭、燦燦和湯圓等小演員正在這個舞臺上一步一個腳印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利用假期拍戲,積累經驗,為未來的演藝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