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身穿標志性紅色T恤的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走進互聯網大會的一間會議室,他說自己昨晚沒睡好,早上喝了一杯咖啡還是很困。但一談起AI,便立刻打開了話匣子。
上周英偉達CEO黃仁勛訪華后,周鴻祎發了條短視頻,感慨國產芯片追趕的速度令人驚嘆,強調中國的開源模型和AI產業鏈迎來發展的新機會。
今日,當被記者問及周鴻祎是否會重啟采購英偉達H20芯片,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360對于芯片的采購往國產芯片方向轉,最近采購的(芯片)都是華為的產品。
他坦承國產芯片與英偉達產品存在差距,但是國產芯片必須要用,只有咬牙堅持用,用的越多、改的越多。他還對記者犀利調侃,黃仁勛對H20的“手術刀割得很高明”,H20更適合做推理,因為訓練模型對于芯片的要求非常高,但如果拿來做推理,不需要高速互聯、組成集群等等,對于芯片性能的要求降低,相比之下國產芯片性價比更高,H20會比較尷尬。
除了看好中國國產推理芯片,周鴻祎談及近期DeepSeek流量下滑的情況,對記者說,其實梁文鋒并沒有想認真做一個to C的APP,在DeepSeek流量暴漲時,它的網站速度“慢得要死”,“他都不在乎,一門心思搞AGI(通用人工智能),是一個有夢想的人。”
他強調,不能僅憑表面流量判斷DeepSeek的價值。此前,包括360等大多數大模型和行業Agent(智能體)都接入了DeepSeek,周鴻祎說,不能簡單地去看DeepSeek流量下滑,因為這些用了DeepSeek的大模型流量一直很高,此外在中國許多公司包括360智能體的基座模型等都使用DeepSeek來做調整,這相當于很多公司的“武器裝備”都是DeepSeek提供的。
對于備受期待的DeepSeek-R2何時發布,周鴻祎表示并不清楚,“也可能在憋大招”,而且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更新速度也不慢。但DeepSeek給中國大模型產業開了個好頭,一是消滅了百模大戰,行業不需要“重復發明輪子”,二是證明了中國只有堅持開源路線和開放生態,才能建立國際競爭力。
對于如何用AI Agent重塑360自身,周鴻祎揭示了新的安全挑戰。他指出,大模型降低了技術的使用門檻,安全領域也不例外。如今,即使沒有編程基礎的人,也能通過精心設計的指令操控大模型執行危險操作,例如誘導模型泄露企業機密文件——這種“注入攻擊”已經發生。
“甚至我有時候開玩笑說,一個前臺小姐姐可能不會編程,只要她對老板不滿意,她都可以對公司的大模型和智能體進行攻擊。”周鴻祎說。
更嚴峻的是,黑客也在利用AI升級攻擊手段。他還提到現在黑客智能體攻擊方式,稱現在黑客正嘗試把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嵌入大模型,打造‘黑客智能體’,”周鴻祎透露。一旦擁有足夠算力,單個黑客便能操控數十甚至數百個智能體進行攻擊。這徹底顛覆了傳統網絡安全攻防格局——數字化的“機器人黑客”無需休息,可全天候作戰。
“網絡安全就從人和人的對抗,變成了人和算法、人和機器、人和算力的對抗。”周鴻祎說,安全企業也必須轉型,打造自己的“智能體安全專家”,以算法對抗算法。
采訪結束前,周鴻祎還對記者透露360即將殺入AI眼鏡領域。他表示眼鏡很不好做,因為只聽說大家花錢做近視眼手術,沒聽說誰花錢把自己整成近視眼,而且眼鏡的功能越多越重就越戴不下去。近期自己看了很多小米AI智能眼鏡的反饋,認為做眼鏡必須得帶顯示,“如果不帶顯示功能,我想象不出這款眼鏡在哪里會比智能耳機更強 。”他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