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創新企業家、盛大集團及天橋腦科學研究院的締造者陳天橋,近期罕見地接受了一次媒體訪談,分享了他對腦機接口等尖端科技創新領域的獨到見解。這位長期低調的企業家,此番發聲格外引人關注。
訪談中,陳天橋首先表達了對中國,尤其是上海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的高度贊揚。他回憶起2021年投資陶虎教授創立的腦虎科技時的情景,那時腦虎幾乎是國內唯一專注于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企業,整個領域還處于國際公認的冷門且充滿挑戰的階段。
然而,僅僅四年時間,腦機接口技術已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吸引了大量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頭部投資人加入,融資額屢創新高,一系列高影響力的成果相繼問世,令人振奮。上海作為科技創新高地,更是通過推出腦機接口行動計劃、建立未來產業聚集區等重大舉措,將腦機接口列為重點發展方向,使這座城市成為了腦機接口技術的科技中心。
腦虎科技,這家源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創新企業,憑借其原創核心技術成果,在業界嶄露頭角。其創始人陶虎教授,不僅在天橋腦科學研究院擔任非腦科學專業背景的研究員,還帶領腦虎科技獲得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SAIL大獎等殊榮。
針對科創投資,陳天橋向業界發出了呼吁:“不要把腦機接口僅僅視為一個賺錢的風口?!彼訬euralink為例,指出這家成立八年的公司,直到最近才開始產生收入,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全球矚目的超級獨角獸。他認為,發展腦機接口這樣的前沿產業,需要像馬斯克那樣,既腳踏實地,又擁有宏大的愿景。
陳天橋強調,硬科技創新不能用互聯網行業的短周期、快回報模式來衡量。如果用互聯網投資的那一套做法,要求對賭、快速拿證、立刻產生收入和上市,對于真正的科創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雙輸的結果。他呼吁科創領域亟需“有長遠眼光的耐心資本”,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幫助它們從基礎研究走向產業化落地,穿越技術驗證和市場培育的漫長周期。
陳天橋與陶虎的初次對話,已成為行業佳話。當時,陶虎正籌備腦虎科技,目標是成為中國版的Neuralink。盡管許多投資人對這一長達十年以上的產出期望而卻步,但陳天橋卻表示,十年可能都不夠用,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他愿意耐心等待并投資。
“我們愿意做有耐心的資本,陪伴腦虎科技等優秀企業度過最艱難的階段?!标愄鞓蛘f,耐心資本不僅意味著持續的資金投入,更要求投資人具備對行業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對技術路徑的理性判斷。資本應成為創新的賦能者,而非僅僅追求短期回報。
隨著硬科技熱潮的興起,科學家創業成為焦點。近年來,硬科技投資經歷了從狂熱到理性回歸的過程。部分科學家創業項目因商業化進展緩慢、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而備受質疑。陶虎教授辭去中國科學院相關職務,全身心投入腦虎科技的創業,成為少數下定決心辭去科研職位、全職投身腦機接口創業的科學家之一。
近期,腦虎科技在實時漢語言解碼和運動解碼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技術突破,獲得了《自然》(Nature)雜志的特別報道。這一突破的難度和價值,被業內人士認為不亞于Neuralink的任何一次技術突破。
天橋腦科學研究院也表示,將組建世界一流的腦電大模型、腦電解碼算法和數據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腦虎科技,鼓勵其與Neuralink展開直接競爭,勇敢探索視覺重建、記憶下載等前沿領域。
“科學家創業,需要的不僅是資金支持,更需要系統的創新生態和技術平臺。”陳天橋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