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一場聚焦全球供應鏈領域的盛會——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CISCE),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啟幕。此次博覽會以供應鏈為核心主題,將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鏈推到了舞臺中央,吸引了全球目光。
展會期間,人形機器人的風采尤為耀眼。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以及兆威機電的ZWHAND靈巧手等產品,正加速從概念走向市場,它們背后的精密驅動部件,如絲杠、諧波減速器和電機等,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激增。中國供應鏈企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在博覽會上展示了打破國際壟斷的決心與實力,成為了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次博覽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650余家知名企業,其中國際參展商占比高達35%。智能機器人所在的先進制造鏈展區,無疑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參展企業紛紛表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已不再局限于實驗室,而是全面進入了量產籌備階段,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步伐明顯加快。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4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和2028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長至53億美元和206億美元。隨著量產的臨近,絲杠、諧波減速器和電機等核心部件的市場需求也迎來了快速增長。
以絲杠為例,行星滾柱絲杠因其卓越的性能成為了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為參照,若其實現百萬臺量產,絲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0億元。同樣,諧波減速器和電機也展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據QY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無框電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2億美元,而空心杯電機市場則有望在2028年突破11.9億美元大關。
在博覽會的先進制造鏈展區,觀眾得以一窺從前端研發設計到新材料運用、關鍵零部件加工再到智能制造及高端裝備的全產業鏈風采。高精驅動系統作為關鍵零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推動先進制造業產業升級的“新質生產力”。這一展區的火爆程度,也充分反映了行業對微型精密驅動領域的熱切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高扭矩、高精密驅動產品市場一直由日本和德國企業主導。然而,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制造工藝上的突破,在此次博覽會上得到了充分展示。中國企業的技術精度不斷提升,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從傳統家電、汽車電子領域向醫療設備、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高端領域加速邁進。
以兆威機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博覽會上展示了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成果,包括精密關節傳動模組、空心杯電機和靈巧手等關鍵產品。這些產品不僅體現了中國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實力,也展示了其在響應速度和性價比上的優勢。
從博覽會展示的內容來看,精密驅動行業正沿著智能化集成、模塊化解決方案和國產化替代三大方向加速演進。智能化集成的智能傳動單元備受關注,模塊化解決方案成為市場新寵,而國產化替代的深化則進一步凸顯了中國企業在性價比和服務響應上的優勢。
第三屆鏈博會作為全球產業鏈合作的重要平臺,不僅展示了中國精密傳動企業的實力與風采,也見證了中國企業從“幕后配套”到“臺前主導”的轉變。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及博覽會推動的全球供應鏈協同深化,那些具備技術沉淀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無疑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