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理想汽車關于供應商賬期的調整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悉,理想汽車已正式將其對直采供應商的賬期調整為60天,并按月度進行兩次統一支付。這一變化得到了部分供應商的證實,他們表示,理想汽車現在直接以現金形式支付,不涉及承兌匯票。
理想汽車對此調整做出了官方回應,確認公司已于7月中旬完成了對所有直采供應商的賬期調整工作。根據新的支付政策,合同賬期設定為60天,且每月設有兩次固定的支付期。在支付方式上,理想汽車主要采用電匯方式,僅少數情況下使用銀行承兌匯票。
回顧今年6月,理想汽車曾公開表示,公司將致力于維持60天以內的支付賬期,以此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合作伙伴共同進步。
從理想汽車最新的財報數據中,我們可以窺見公司的財務實力。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高達1107億元。對于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理想汽車預計車輛交付量將在12.3萬輛至12.8萬輛之間,同比增長13.3%至17.9%;營收則預計達到325億元至338億元,同比增長2.5%至6.7%。
然而,并非所有車企都能輕松應對賬期縮短的挑戰。一位車企負責人向中證透露,當前國內車企普遍面臨現金流壓力。賬期從更長的周期縮短至60天,意味著車企可用于運營的資金池將大幅減少。特別是對于資金儲備不足、盈利能力較弱的車企來說,短期內調整資金流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通常,車企需要至少3至6個月的現金儲備來滿足日常運營支出,以確保正常運轉;若能達到9個月以上,運營將相對平穩;而超過12個月的現金儲備,則被視為較為健康的狀態。
理想汽車的這一調整,不僅反映了其對自身財務狀況的自信,也體現了其對供應鏈管理的精細化追求。然而,對于整個汽車行業而言,如何在保障供應商利益的同時,實現自身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仍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