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亞馬遜(AMZN.US)收購可穿戴AI初創公司Bee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這家舊金山初創企業的聯合創始人瑪麗亞·德·盧爾德斯·佐洛通過LinkedIn平臺宣布了交易進展,她在帖文中表示:"我們優秀的團隊和社區最初孕育的夢想,如今將在亞馬遜找到新的發展平臺。"
成立于2022年的Bee(注冊名Bluush Inc.)以開發先鋒手環聞名,這款定價50美元的可穿戴設備具備實時記錄與轉錄用戶活動的能力,可自動生成待辦事項清單并總結對話內容。根據PitchBook數據,該公司此前已完成約850萬美元融資,此次收購的具體金額尚未對外披露。
亞馬遜發言人亞歷山德拉·米勒確認,所有Bee員工已收到加入亞馬遜的邀請,但交易尚未完全閉環。她強調,Bee設備在設計上注重用戶隱私保護,雖然默認狀態下會持續轉錄用戶交互內容,但配備了靜音功能鍵,用戶可自主控制設備運行狀態。"我們始終將客戶隱私與安全置于首位,確保用戶能輕松掌控使用體驗,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Bee產品。"米勒在郵件聲明中寫道。
根據《2025-2030年智能穿戴行業動態研究及市場盈利預測報告》,202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預計達102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2.7%。其中醫療級設備市場增長尤為顯著,預計2030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約合143億美元),專業設備如連續血糖監測儀、ECG手表等細分市場成為主要增長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亞馬遜曾于2023年關停其健康追蹤設備品牌Halo,該產品線包含多款實驗性可穿戴設備。此次收購Bee的舉動,被視為亞馬遜在可穿戴硬件領域的戰略調整。今年早些時候,亞馬遜已為Alexa智能助手植入全新AI引擎,市場普遍猜測Bee的技術積累或將被整合至未來Alexa設備中,助力其構建更智能的交互生態系統。
當前全球AI領域投融資持續升溫,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AI行業融資額達731億美元,占全球風投總額的58%。但亞洲市場表現低迷,同期交易額占比不足10%。在此背景下,亞馬遜通過戰略收購強化技術儲備,或將在可穿戴設備與AI融合的萬億級市場中搶占先機。
政策層面,各國正加速醫療設備認證標準建設。美國FDA正加速審批慢性病管理可穿戴設備,中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也明確支持智能健康產品研發。業內提醒,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挑戰,企業需通過端側AI加密技術及透明化數據協議建立用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