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注冊賬號或者網購時要用到實名信息,您是否會擔心個人隱私泄露?現在不用擔心了,7月15日起,國家網絡身份認證正式啟用。也就是說,您可以申領一個“網絡身份證”來作為實名認證的憑證。
“網絡身份證”怎么申領,和實體身份證有什么區別?為何它能更好保護我們隱私,它自身的安全性又怎么保障?如今,網絡身份認證的作用早已不僅僅是“替代實體證件”,它還能用在哪?一文了解↓↓
什么是“網絡身份證”?
“網絡身份證”,簡單來說,就是依托國家統一的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采取網號、網證雙重認證機制,為個人信息保駕護航。
網號和網證就是“網絡身份證”的核心部分。網號,由一串字母和數字組成,與個人身份信息一一對應,但它不會直接顯示你的任何信息。網證是基于算法加密的一個動態憑證,將你的身份信息轉化為“數字密碼”。
怎么申領?身份證+手機就可以!
“網絡身份證”的申領方法也很簡單,全程僅需要實體身份證和一部帶有NFC功能的手機。
具體步驟:
在應用商店搜索并下載“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
在App首頁點擊立即申請,選擇證件類型,在手機NFC區域識讀本人身份證核驗身份信息后,進行本人人臉識別。
設置關聯手機號碼和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口令。
申領成功后,就可以選擇在當前手機使用網絡身份認證憑證了。老年人可通過“親情賬號”由子女代辦;未成年人同樣可以申領,但需已申領網絡身份信息的監護人進行協助。
網絡身份證支持聲紋、指紋、掌靜脈等多模態生物識別,8位非連續數字口令每30秒自動更新,破解難度堪比“密碼迷宮”。
申領“網絡身份證”有哪些好處?
平時我們網絡實名認證都是使用實體身份證,需要你填各種身份信息,有些還需要上傳身份證照片。現在有這樣一個碼就可以證明你的身份了,首先更方便是顯而易見的。
公安部網安局數據顯示,有了國家網絡身份認證,日均減少暴露身份證號超2000萬次。近年來,一些互聯網平臺過度采集實體身份信息,導致數據泄露事件頻發,“網絡身份證”就是給個人信息穿上一件防彈衣。
“網絡身份證”安全嗎?
有人會問,網絡身份證能保證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嗎?專家給我們做了一個比喻: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就像一個國家管理的“倉庫”,里面每個“儲物間”存放著我們的個人信息,“儲物間”有“門牌號”也就是網號,也有“鑰匙”也就是網證。當我們需要證明身份時,可以只提供“門牌號”,如有進一步需要,就提供自己的認證身份憑證“鑰匙”。由公共服務平臺來核驗“鑰匙”是否匹配即可,不需要打開“儲物間”調取個人信息。它具體是怎么運行的呢?專家詳解
“網絡身份證”可以用在哪?
2023年開始,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就已在部分互聯網平臺以及多領域展開試點應用,包括政務服務、教育考試、文化旅游、醫療衛生、郵政寄遞、交通出行等。上線運行以來,已對接400多款App。目前累計申領開通600萬人,提供認證服務1200萬次。
未來,使用網號、網證的領域會進一步拓寬。比如跨境數字身份互認、物聯網設備綁定等,簡單說,一證在手,走遍天下。所以“網絡身份證”早已不僅僅是用來替代實體證件,它還會給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