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下滑超90%、市值蒸發千億后,東方雨虹(002271.SZ)正在通過一場“產業鏈自救”背水一戰。
近日,東方雨虹連發兩則關鍵公告:一邊出海收購南美建材零售巨頭Construmart?S.A.,一邊拿下江西100萬方大理巖礦20年采礦權,防水建材龍頭試圖以“渠道+資源”雙輪驅動,對沖主業頹勢、重塑盈利模式。
資本市場關心的是:這輪“重資產換成長”的戰略豪賭,究竟能否成為東方雨虹止跌反轉的關鍵一搏?
“雙向突圍”:出海+礦權補鏈
東方雨虹成立于1995年,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為防水建材龍頭企業。公司目前已形成以主營防水業務為核心,民用建材、砂漿粉料、建筑涂料、節能保溫、膠粘劑、管業、建筑修繕、新能源、非織造布、特種薄膜、乳液等多元業務為延伸的建筑建材系統服務商。
據7月17日公告,東方雨虹全資子公司東方雨虹海外建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OYHOVERSEAS DEVELOPMENT GROUP CO.,LTD.,以下簡稱“東方雨虹海外發展公司”)及東方雨虹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OYH INTERNATIONALCO.,LTD.,以下簡稱“東方雨虹國際貿易公司”),將合計斥資約1.23億美元(約8.80億元人民幣),100%收購智利建材零售商?Construmart?S.A.
收購標的Construmart成立于1986年,現為智利建材零售領域的頭部企業,在智利境內擁有約31家建材超市,主要銷售建筑輔材、建筑結構材料、木材、地板、衛浴及廚房產品等。
按照公告披露,2024年標的公司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約0.77億元人民幣,2025年預測的EBITDA約1.04億元人民幣,對應EV(企業價值)/EBITDA分別為11.12倍、8.25倍。
緊隨并購消息,東方雨虹同時宣布在上游礦產的布局。
2023年11月,東方雨虹全資子公司東方雨虹砂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砂粉集團”)投資10億元在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投資建設東方雨虹吉安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涉及礦山開采、白水泥、特種砂漿、裝飾砂漿、建筑粉料、建筑涂料、橡塑制品、管業等的產品研發生產項目。
7月17日,東方雨虹公告宣布,砂粉集團全資子公司華砂礦業(吉安)有限公司,已獲得江西省永豐縣大船嶺大理巖礦20年采礦權,采礦范圍包括飾面大理巖,年產能預計可達100萬立方米。這或成為其在原材料端的關鍵籌碼:不僅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也為特種砂漿、水泥制品等業務板塊提供穩定支撐。
7月21日,國際注冊創新管理師、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建材企業在戰略上的“雙向延展”已從可選項變成必答題。“國內需求見頂、價格內卷,不動資源就守不住利潤,不動渠道就守不住客戶。誰把礦山、門店、倉配一體化跑通,誰就能把成本曲線拉平、把交付周期縮短,在下行周期里活得比對手長。東方雨虹補礦、搶店,本質上是用重資產換定價權,用渠道換現金流,邏輯成立,但前提是整合要快,否則重資產會變成重包袱。”
凈利下滑95%,主業壓力空前
產業鏈“雙向延展”布局的背后,是東方雨虹近年來業績的連續下挫。
Wind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2021年,東方雨虹的營收和凈利潤連續17年保持逐年增長態勢。2021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2.05億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隨后的三年里,伴隨國內房地產與基建需求整體低迷,東方雨虹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驟降至21.21億元,同比下降49.55%,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僅1.08億元,同比暴跌95.2%,已回落至2011年以來低點 。
進入2025年,東方雨虹首季業績雖有一定回升,整體基本面仍承壓。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9.55億元,同比下滑16.71%;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降幅44.68%;扣非后凈利潤1.72億元,同比減少44.64%。
毛利率方面,2025年一季度由上年同期的29.68%銳減至23.73%,降幅接近6個百分點,同時應收賬款和存貨較2024年末雙雙攀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約為49.68%,較2024年末略有抬升。
東方雨虹高管在今年4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坦言,公司目前面臨的行業需求壓力仍然較大?!笆杖胂陆档暮诵脑蜻€是與公司主動推動客戶結構優化、渠道變革及業務模式轉型有關。”
盧克林指出,南美零售網絡確實能夠帶來增量收益:一方面可以抵御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另一方面能將高毛利修繕材料直接銷售給C端客戶。“但并購只是起點,真正的坎在后端:SKU差異、本地合規、勞工文化、匯率波動,任何一項拖半年,就可能把利潤吃光?!?/p>
市值蒸發、實控人減持,市場信心待修復
東方雨虹股價的長期回調,直觀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業績與轉型前景的疑慮。
數據顯示,自2010年股價曾沖至75.82元/股高點以來,東方雨虹股價在2021年曾短暫回升至60元/股附近,此后再度急轉進入下行通道。
與此同時,東方雨虹的二級市場表現幾乎成了公司高管的“心病”。2023年10月,當公司股價在25元附近徘徊時,董秘張蓓罕見地在朋友圈連發“靈魂12問”:“基本面早已觸底回升,股價居然還在坑里呆著!”并配上三個“看不懂”、七個“為什么”。
截至2025年7月21日收盤,東方雨虹股價報收11.87元,較董秘朋友圈發聲位置前后又腰斬超50%,當前市值僅剩284億元,較歷史最高市值1581億元(2021年5月31日)已蒸發1297億元,跌幅超8成。
更令投資者五味雜陳的是,7月3日晚,東方雨虹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衛國擬在未來3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4638.22萬股股份以償還債務。
若以東方雨虹公告披露次日收盤價11.07元/股計算,李衛國或將套現5.13億元。
華源證券的觀點認為,東方雨虹作為防水行業龍頭,近年來受到行業貝塔拖累,業績明顯承壓并積極謀求新一輪變革。一方面,公司加速“去地產化+零售優先”轉型,構建城鄉全域渠道網絡,謀求以零售業務對沖B端壓力;另一方面,公司逐漸明確第二主業,依托全國物流基地布局,打造“防水+特種砂漿”協同模式,突破區域市場壁壘開辟新增長極,有望先于行業尋底。
7月18日,時代周報就相關問題向東方雨虹董秘辦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