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行業半年業績陸續揭曉之際,韻達股份的困境逐漸浮出水面。與圓通、申通相比,韻達在業務量增速上顯得力不從心,而其快遞單價降幅卻位居加盟制快遞公司之首。這種“低價不低量”的尷尬局面,直接導致了韻達在A股四大快遞公司中的收入增速墊底。
相比之下,韻達股份這位曾經的快遞業增長王者,如今卻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困境。快遞行業的分化趨勢日益明顯,韻達的表現尤為突出。
2025年上半年,盡管快遞行業整體業務增長依然強勁,但增速已較一季度有所放緩。隨著電商滲透率的提升,快遞業務的存量危機愈發顯現。直播電商和低價電商的興起,雖然推動了快遞業務量的提升,但這種低質量增長并未給行業帶來實質性的價值提升。同時,即時零售大戰的爆發,也開始對快遞市場產生沖擊。
在A股四大快遞公司中,圓通速遞以其均衡的表現引人注目。上半年,圓通業務量、單票收入和快遞業務收入均實現穩健增長。順豐控股則繼續扮演快遞價格戰先鋒的角色,雖然單票收入大幅下降,但業務量增速和快遞業務收入均保持增長。申通快遞在阿里巴巴的控股和菜鳥的業務體系加持下,業務煥發新生,上半年業務量、單票收入和快遞業務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
韻達股份的壓力顯而易見。上半年,韻達快遞業務量雖然同比增長,但增速墊底;單票收入更是成為首家階段性低于2元的頭部快遞公司。這種業務量增速和單票收入的雙重壓力,直接導致了韻達快遞業務收入的增速在四大快遞公司中排名靠后。
韻達股份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年間,韻達曾是快遞價格戰的急先鋒,但在行業一輪又一輪的淘汰戰中,韻達雖然存活下來,卻逐漸失去了增長的動力。隨著順豐瞄準電商件發起價格戰,極兔速遞在中國市場的崛起,以及頭部快遞公司重新站隊,韻達股份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均受到沖擊。
更令韻達擔憂的是,未來快遞行業的競爭將更多地取決于航空資源、無人運輸、快遞柜等差異化的高階基礎設施。而這些領域,已是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申通、中通、圓通等競爭對手的強項。韻達在這些方面的欠缺,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其競爭壓力。
因此,韻達股份上半年的業務壓力只是冰山一角。若外部環境和行業格局不發生根本性變化,韻達面臨的壓力或將持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