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巨頭OpenAI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將谷歌云納入其核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名單,為旗下的ChatGPT、API服務及未來的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提供算力支持。這一舉措標志著OpenAI在算力布局上的進一步擴展。
據OpenAI官方透露,谷歌云基礎設施將率先在美國、日本、荷蘭、挪威和英國五個國家上線,重點滿足ChatGPT的實時推理需求以及API接口的穩定調用。這一布局與OpenAI現有的供應商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其中,微軟Azure作為OpenAI的長期獨家云合作伙伴,將繼續承擔核心模型訓練任務,并保留API服務的優先供應權。CoreWeave則通過一項為期五年的120億美元協議,提供大規模GPU集群,專注于高強度模型迭代。甲骨文則依托與微軟合作的混合云架構,擴展訓練算力儲備。
而谷歌云的角色則側重于提供低延遲推理服務,強化亞太及歐洲市場的本地化響應能力。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臨時)米拉·穆拉蒂表示,多元化云生態是支撐通用人工智能(AGI)研發的關鍵。谷歌云在分布式計算和能效優化方面的優勢,將有助于OpenAI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擴展服務邊界。
對于谷歌而言,此次合作無疑是其云業務在AI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盡管谷歌云在全球市場份額上長期落后于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但其TPU(張量處理單元)架構與OpenAI模型的高度適配性成為此次合作的關鍵。據內部消息透露,雙方工程師已經進行了半年的秘密測試,驗證了谷歌云在千億參數模型推理中的能效比優勢。
然而,這一合作也加劇了科技巨頭之間的AI競爭。微軟已經將OpenAI視為“直接競爭對手”,并加速自研Maia AI芯片,以降低對英偉達GPU的依賴。甲骨文則通過與OpenAI的深度綁定,試圖在云市場實現逆襲。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分析師指出,OpenAI的供應商多元化策略,實際上是在各大云廠商之間創造了一種“技術競標”的環境,從而獲取更有利的合作條款。
OpenAI的激進擴張與其商業化進程緊密相連。盡管公司年收入已經突破13億美元,但高額的訓練成本仍然使其處于虧損狀態。據了解,單次GPT-5模型的訓練耗資超過1億美元。OpenAI近期啟動的員工股份出售計劃(估值高達860億美元)也需要算力擴張作為支撐。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正與軟銀、沙特PIF等投資者談判新一輪融資,而谷歌云的加入顯著增強了其技術可信度。
OpenAI的供應商擴容被視為AI基礎設施領域的一次標志性事件。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評價道:“這不僅僅是云服務的采購決策,更是AI軍備競賽的轉折點。未來三年,頭部企業將在算力投入上耗費超過2000億美元,而多云策略將成為標配。”
谷歌云的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庫里安在內部備忘錄中強調:“與OpenAI的合作證明,谷歌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十年布局正進入收獲期。我們將繼續投資TPU和量子計算,鞏固技術代差優勢。”
此次合作不僅展現了OpenAI在算力布局上的戰略眼光,也凸顯了谷歌云在AI領域的實力。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
對于OpenAI而言,與谷歌云的合作將為其在AI領域的進一步擴張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這也將推動谷歌云在AI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OpenAI和谷歌云的合作無疑將為全球AI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