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車市場動態備受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至2025年6月底,全國乘用車行業的庫存量達到了332萬輛,較上月減少了1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12萬輛,顯示出庫存狀況正在逐步改善。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當前政策推動下,廠商表現出的整體樂觀態度,以及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生產積極性。
政策啟動后,廠商的生產熱情高漲,批發活動也更為積極。盡管4月時行業庫存曾一度攀升至350萬輛,創下近兩年新高,但5月至6月期間,車企采取了更為理性的生產控制措施,減輕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成功實現了連續兩個月的去庫存,至6月底降至332萬輛。
隨著中央促消費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各地車展等營銷活動的頻繁舉行,車市表現好于預期。然而,隨著6月至8月逐漸進入銷售淡季,未來三個月的銷量預計將呈現下行趨勢。因此,車企主動調整庫存水平,根據當前庫存和未來銷量預估,現有庫存可支撐未來49天的銷售,相較于2023年6月的54天和2024年6月的52天,庫存壓力有所減輕。
從零售走勢來看,2024年乘用車國內零售市場在5月表現疲軟,但自5月至12月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進入2025年,1月受春節前置等因素影響,車市表現不佳,但隨后逐漸趨于平穩。特別是2月至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保持了約15%的強勁增長。
具體到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208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7.5%。今年前六個月累計零售量達到1091萬輛,同比增長11%。與往年“前低后高”的走勢不同,今年車市開局良好。
在生產方面,6月乘用車生產量為241萬輛,同比增長13%,雖然略低于3月的生產水平,但廠家在穩定生產和降低庫存方面力度較大,體現了改善行業內部競爭環境的態度。與歷史同期高點相比,6月乘用車生產量高出20萬輛,1月至6月累計生產量達到1324萬輛,同比增長13%。
庫存跟蹤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乘用車行業庫存量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波動后,總體保持相對穩定。雖然廠商庫存占比仍處于高位,但新車增量緩解了前兩年的去庫存趨勢,庫存在上半年小幅上升。隨著新能源車的占比不斷提升,燃油車銷量下降,對應的庫存壓力也在逐步減少。
針對未來市場走勢,預測團隊表現出了一定的謹慎態度。盡管對6月市場的滿意度較高,達到85%,但對7月市場的樂觀度僅為43%。這反映了車市補貼政策對市場的強大推動作用,同時也提示車企需密切關注政策環境與市場變化,謹慎調整產銷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