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四屆ATC智能座艙及智能內飾技術周的盛會上,酷開科技憑借其在智能交互領域的創新突破,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尤其在汽車人機交互技術峰會上,深圳酷開科技與南京酷開智慧屏的總經理黃天健,發表了一場題為《意圖驅動:智能座艙的未來交互圖景》的精彩演講,并首次向公眾展示了酷開為汽車行業量身打造的AI智能體平臺全景圖,標志著從“指令執行”到“需求滿足”的交互模式革新。
回顧人車交互的演變歷程,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伴隨著用戶體驗的顯著提升。早期,物理按鍵作為人機交互的主要方式,要求用戶逐級操作以實現功能。隨著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車行業,觸控屏與多模態輸入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盡管在視覺和操作便捷性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停留在“被動響應”階段,即系統僅根據用戶明確發出的指令執行操作。
酷開科技提出的“零層級交互”概念,正在重新定義這一現狀。黃天健強調,現代車載座艙應具備上下文感知與需求解析能力,使用戶無需思考“打開哪個應用以找到所需功能”,而是直接表達需求,由智能體自主完成從識別、調度到解決方案提供的全過程。這一轉變的核心在于酷開超級智能體的全局感知與動態編排能力,它不僅能夠響應“導航至機場”這類直接指令,還能在用戶提及“我今天要出差”時,聯動多個智能體同步處理導航、天氣預報、行李提醒及會議概要等多元化任務,無需用戶在不同應用間切換或層層點擊。
酷開超級智能體不僅僅是一個“更順從的助手”,而是一個“更貼心的管家”。它能夠理解用戶的長期偏好與當前情境,提供主動、連續且自然的服務體驗,超越了單一任務執行的范疇。隨著用戶對智能座艙體驗要求的日益提升,酷開的技術發展路徑揭示了未來車內交互的新方向:不再僅僅是物理按鈕與屏幕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能夠感知、推理與決策的“第三生活空間”。
酷開1+N智能體平臺的具體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這種從“工具”到“伙伴”的轉變。作為平臺核心,“1”超級智能體不僅具備高精度的語義識別、用戶記憶與上下文感知能力,還能進行全局調度,像一位全天候在線的管家,理解用戶需求并協調各類服務。與之協同工作的,是覆蓋多種場景的“N”個專業智能體,它們在影音娛樂、生活服務、健康管理及創作領域等方面發揮作用,為用戶提供無縫且個性化的體驗。
在峰會上,黃天健現場演示了1+N智能體平臺的操作實例。例如,用戶只需說出“我想去露營推薦”,系統便能自動調用生活智能體推薦合適的露營地點,無需任何額外操作。這一切的背后,是酷開在數據積累上的深厚底蘊——超過2億激活設備、每日70億次交互分析及9500萬+數據資產,構成了智能體矩陣的強大支撐。這使得酷開1+N智能體平臺成為一個能夠感知、推理與決策的智能體系,不僅適合車企全棧式引入,也支持按需接入,促進靈活的生態合作。
酷開視1+N智能體平臺為智能座艙未來的可能答案,而非僅僅是一項技術方案。作為大屏生態的先行者,酷開在電視領域已積累了多年的智能體技術與用戶場景洞察,成功驗證了復雜場景中實現用戶需求感知與服務調度的可行性。如今,這些能力正被系統性地遷移到汽車座艙,延續大屏的交互邏輯與智能服務能力,重塑人車交互邏輯。
在ATC汽車技術平臺的此次峰會上,針對300位與會嘉賓所代表的企業(涵蓋整車制造商與汽車生態企業)的智能化需求,酷開科技提出了兩種合作模式:一是全面引入1+N智能體平臺,助力車企迅速構建完整的智慧座艙能力;二是按需接入專業智能體,靈活彌補特定場景下的不足,推動開放生態建設。這一策略不僅使1+N智能體平臺能夠高效適配不同車型,也為車企打造差異化體驗提供了可能。
這一理念已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以奔騰小馬智慧大屏為例,借助酷開AI智能體平臺,實現了車機系統內的多場景無感交互,從影音娛樂到兒童陪伴、生活服務,多個專業智能體協同工作,不僅優化了駕駛體驗,還顯著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彰顯了1+N智能體平臺在汽車領域的實際應用價值。酷開始終強調,其目標并非構建封閉的AI生態,而是以技術支持者的角色,與車企及座艙廠商攜手,共同推動智能座艙能力的提升,賦能整個行業邁向更加開放與協作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