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用戶對于“里程焦慮”的關注日益加劇。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共同發布了《關于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科學規劃建設的通知》,旨在通過構建高效、先進的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逐步緩解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充電難題。根據規劃,到2027年底,全國范圍內的大功率充電設施數量將超過10萬臺,標志著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當前,新能源汽車用戶,尤其是長途旅行者,經常面臨充電時間長、體驗差的問題。在節假日等出行高峰期,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常常排起長隊,充電樁數量不足、分布不均、設備老化等問題也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用戶的出行體驗。
在京港澳高速河北段石家莊東服務區,新能源車輛正在排隊充電,這一場景凸顯了當前充電設施的緊張狀況。面對這一現狀,如何提升充電效率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建設被視為解決之道,它通過提高電流電壓參數、優化充電接口等方式,實現了電能的快速傳輸,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
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價值不僅在于“快”,更在于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深遠影響。更高的充電效率將有效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同時,對于出租車、網約車等高頻使用車輛來說,大功率充電設施將顯著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然而,大功率充電設施的推廣并非易事。技術成熟度是實現大規模商用的關鍵。近年來,隨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硅的逐漸成熟,以及液冷技術的普及,大功率充電設施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建設成本也有所降低。這些技術進步為大功率充電設施的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各大廠商紛紛加大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建設力度。深圳、廣州、海南等地更是推出了“超充之城”、“超充之都”、“超充之島”等建設計劃,明確支持超級大功率快充技術的發展。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大功率充電設施的普及和應用。
針對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通知》提出了具體的規范要求。在建設時序方面,要求優先對利用率較高的充電設施進行大功率改造,避免資源浪費。在標準方面,強調充電接口、通信協議等標準的統一和向前兼容,確保用戶能夠無憂使用大功率充電設施。
隨著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廣泛應用,電網的承受能力也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應對超大規模、超高功率充電負荷對局部電網的沖擊,需要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與電網的融合發展。通過適度超前進行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提升配電網的接入能力和負荷響應調節能力,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優質充換電體系的建設是我國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下半場競爭的基石。通過持續完善這一體系,不僅將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還將為汽車產業的升級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全球綠色交通的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