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為能造嗎 黃仁勛:CUDA不是封閉的 如果你能創造一個兼容平臺 我覺得很好》
7月16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NVIDIA CEO今日黃仁勛身著唐裝出席了第三屆鏈博會并發表演講。在演講結束后,NVIDIA舉辦了一場媒體交流會,黃仁勛現場答媒體問。
談及CUDA,黃仁勛表示,CUDA不是封閉的,如果你能創造一個與CUDA兼容的平臺,我覺得很好。
今年1月19日,黃仁勛在NVIDIA中國區“答謝迎春會”上,黃仁勛在發言中表示,在中國,我們有150萬名英偉達開發者。你們知道CUDA不是普通的程序員用的工具,它是超級程序員的工具。
普通人是無法理解CUDA的,只有“超人”才能理解CUDA。
CUDA是NVIDIA公司開發的一種并行計算平臺和編程模型,全程“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即統一計算設備架構。它包含了CUDA指令集架構以及GPU內部的并行計算引擎,允許開發者利用GPU的強大計算能力,解決復雜的計算問題。
它的主要目標是,讓程序員可以使用GPU來執行通用計算任務,而不僅僅是圖形渲染。
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超500萬開發者加入CUDA生態,形成了龐大的 “技術共同體”。
開發者越多,基于CUDA的開源項目和庫就越豐富,生態也就越完善,新開發者就越不愿遷移到其他平臺,形成了良性循環。
目前,NVIDIA的產品仍然是中國大陸需求最廣泛的AI芯片,而這主要是得益于其GPGPU架構及強大的CUDA生態。
雖然華為也推出了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異構計算架構,但它的生態系統和開發者支持,相比NVIDIA的CUDA生態還是要差很多。
之前有消息稱,華為正在尋求改變其人工智能芯片設計策略,從 ASIC (專用集成電路)轉向GPGPU(通用圖形處理器)芯片,新的AI芯片在轉向GPGPU后將配備新的軟件,允許用戶通過中間件以兼容的CUDA編程語言,該軟件也可以將CUDA的指令轉換為適用于華為AI芯片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