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四屆ATC智能座艙及智能內飾技術周的盛會上,酷開科技以其創新技術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在備受矚目的汽車人機交互技術峰會上,深圳酷開科技與南京酷開智慧屏的總經理黃天健,帶來了一場題為《意圖驅動:智能座艙的未來交互圖景》的精彩演講。會上,他首次對外展示了酷開專為汽車行業研發的AI智能體平臺生態全景圖,生動描繪了從“指令執行”邁向“需求滿足”的全新交互范式。
回顧人車交互的演變歷程,不難發現,技術始終是驅動體驗升級的核心力量。從最初的物理按鍵,用戶需逐一操作各項功能,到后來觸控屏和多模態輸入的普及,盡管在視覺和操作便捷性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但這一模式仍停留在“被動響應”層面,即系統僅根據用戶的明確指令執行任務。酷開科技提出的“零層級交互”理念,正是對這一現狀的顛覆。
黃天健強調,現代車載座艙應具備上下文感知和需求解析的能力,讓用戶無需思考“如何找到所需功能”,而是直接表達需求,由智能體自主完成從識別、調度到解決方案提供的全過程。這一變革的關鍵在于酷開超級智能體的全局感知和動態編排能力,它不僅能響應如“導航去機場”的直接指令,還能在用戶提及“我今天要出差”時,聯動多個智能體同步處理導航、天氣預報、行李提醒、會議概要等復雜任務,實現無縫銜接。
酷開定義的超級智能體,超越了“聽話助手”的范疇,成為“貼心管家”。它不僅能執行單一任務,更能深刻理解用戶的長期偏好和即時情境,提供主動、連續、自然的服務體驗。隨著用戶對智能座艙體驗要求的日益提升,酷開的技術演進路徑預示著未來車內交互將告別冰冷的按鈕與屏幕堆砌,轉變為一個能夠感知、推理、決策的“第三生活空間”。
酷開科技的1+N智能體平臺,正是這一進化的具體體現。平臺核心“1”代表超級智能體,擁有高精度的語義識別、用戶記憶和上下文感知能力,并能進行全局調度,像一位時刻待命的管家,理解用戶需求并協調各項服務。與此同時,“N”代表覆蓋多元場景的多個專業智能體,它們在影音娛樂、生活服務、健康管理、創作靈感等領域各司其職,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無縫銜接的體驗。
在峰會上,黃天健通過實例展示了1+N智能體平臺的運作機制。例如,用戶只需說“我想露營,推薦個地方”,系統即可自動調用生活智能體推薦合適的露營地點,無需任何額外操作。這一切的背后,是酷開在數據層面的深厚積累——超過2億激活設備、每日70億次交互分析、以及9500萬數據資產,共同構成了智能體矩陣的強大基石。
酷開1+N智能體平臺不僅是一個技術方案,更是智能座艙未來可能形態的縮影。作為大屏生態的引領者,酷開在電視領域積累的智能體技術和用戶場景洞察,已成功驗證了在復雜場景中實現用戶需求感知和服務調度的可行性。如今,這些能力正被系統性地遷移到汽車座艙,延續大屏的交互邏輯與智能服務能力,重塑人車交互的新格局。
針對ATC汽車技術平臺上300位與會嘉賓所代表企業的智能化需求,酷開科技推出了兩種合作模式:一是整體引入1+N智能體平臺,助力車企快速構建全面的智慧座艙能力;二是按需接入專業智能體,靈活彌補特定場景的不足,推動開放生態建設。這一策略不僅使1+N智能體平臺能夠高效適配不同車型,也為車企打造差異化體驗提供了可能。
以奔騰小馬智慧大屏為例,借助酷開AI智能體平臺,實現了車機系統內的多場景無感交互,從影音娛樂到兒童陪伴、生活服務,多個專業智能體協同工作,顯著優化了駕駛體驗,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充分展現了1+N智能體平臺在汽車場景的實際應用價值。酷開強調,其目標并非構建封閉的AI生態,而是以技術支持者的身份,與車企和座艙廠商攜手,共同推動智能座艙能力的提升,賦能整個行業邁向更加開放、協作的未來。
酷開科技在ATC智能座艙技術周提出的理念,是對“人與車”關系的深刻重構。隨著AI從幕后走向臺前,座艙不再僅僅是硬件的堆砌,而是成為洞察用戶、理解場景、主動響應的“第三生活空間”。憑借1+N智能體平臺,酷開為智能座艙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推動人車關系從單向指令走向深度協作,讓每一次出行都成為人與AI和諧共生的智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