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技術成為了造車新勢力超越傳統車企,特別是合資品牌的關鍵優勢。然而,這一局面正迎來轉變,合資車企開始積極反擊。
在智能駕駛技術上,多家合資車企選擇與中國供應商攜手合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奔馳、寶馬、日產、豐田均選擇了與Momenta合作,smart則與元戎啟行聯手,而奧迪則與華為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合作使得它們的輔助駕駛能力實現了大幅提升。
智能座艙領域同樣迎來了不少新動向。廣汽豐田已正式宣布將采用鴻蒙座艙系統,而一汽豐田則似乎在籌備自己的計劃。據媒體報道,一汽豐田內部已著手研發下一代智能座艙系統,該項目已正式立項,智能座艙Demo設計即將面世,預計將在2026年發布,并搭載于最新電動車型上。在研發過程中,一汽豐田將蔚來、理想以及華為的鴻蒙座艙視為對標對象。
據悉,這款全新的智能座艙系統將深度融合AI大模型,不僅具備更為精準、感性的交互功能,還能與輔助智能駕駛系統實現聯動,對駕駛過程進行實時響應。內部人士透露,理想狀態下,該智能座艙還能感知駕駛者及乘客的狀態,如根據駕駛者的駕駛情況,自動調節座艙溫度、音量等。
與當前Toyota Space智慧空間相比,下一代智能座艙展現出更為擬人化、智能化的特點,其技術概念甚至超越了眾多造車新勢力。一汽豐田將這款智能座艙視為未來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