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投顧公司被處罰!
近日,四川證監局公布兩張罰單,因合規機制不健全、存在誤導性營銷宣傳等多項問題,兩家第三方投顧公司——成都匯陽投資顧問、四川大決策證券投資顧問被警示。
與此同時,多家三方投顧從業人員及公司近期被監管點名,海南、湖南、山東等多地證監局相繼開出罰單。
受訪分析人士認為,兩家地方機構的罰單,折射出證券投顧行業在急速擴容期的陣痛。當“誤導營銷—客戶投訴—黑灰漁利”的鏈條不斷自我強化,唯有機構將合規成本視為生存投資,監管以刑事鐵拳切斷黑產根基,方能跳出惡性循環。
兩家公司被罰
7月14日,四川證監局公告稱,成都匯陽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匯陽”)因合規管理機制不健全、提供投資建議缺乏合理依據及存在誤導性營銷宣傳等問題,受到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經查,四川大決策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四川大決策”)因公司合規管理機制不健全、未向客戶完全履行告知義務及存在誤導性營銷宣傳等問題,同樣受到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下稱《規定》)的相關條款。兩家公司需在收到決定書后的30日內,向四川證監局提交整改落實情況的書面報告。
康德智庫專家、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金融部主任、資深金融專家李海波律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川證監局此次點名的兩家機構,其違規行為既暴露了行業普遍存在的頑疾,也凸顯了各自差異化的風險隱患。
一方面,兩家公司均通過夸大宣傳、暗示收益等方式吸引客戶,此類行為直接違反《規定》中關于禁止虛假承諾的條款。此類操作易誘導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滋生后續投訴與退費糾紛,也是代理維權黑灰產的主要攻擊目標。兩家公司均存在合規管理機制不健全問題,暴露出內控流程失效,如投顧服務留痕缺失、人員資質審核缺位等。這既是違規的誘因,也是罰單反復出現的根源。
另一方面,“提供投資建議缺乏合理依據”直指成都匯陽投顧服務的專業性缺失。按規定,投資建議需基于證券研究報告、理論模型或分析方法形成,而投顧公司未履行此義務,可能導致客戶承受非理性的投資風險。四川大決策“未完全履行告知義務”侵犯投資者知情權,例如未充分提示風險、未披露服務條款變更等。此類違規易引發法律糾紛,且為黑灰產以“維權”名義勒索機構留下了可趁之機。
多年頻收罰單
記者梳理發現,近五年來,上述兩家投顧公司頻頻收到監管罰單,包括責令改正、監管談話、暫停新增客戶等。
例如,2024年12月5日,四川證監局開具的罰單顯示,四川大決策因存在誤導性宣傳、未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的人員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等問題被警示。
2024年12月27日,成都匯陽存在誤導性宣傳、未向客戶完全履行告知義務、提供投資建議缺乏合理依據等問題被監管談話。
近年來,在市場競爭加劇下,部分機構為快速獲客,縱容“承諾收益”“虛假戰績”等話術,甚至默許未持證人員展業。投顧機構多依賴傭金分成的盈利模式,導致重營銷輕服務。在李海波看來,可通過以下方式有效整改:一是建立獨立合規考核指標(如客戶適當性匹配率、投訴率),切斷薪酬與開戶量的直接掛鉤;二是部署執業行為監測系統,對直播、企業微信等場景實時攔截違規話術(如“穩賺”“包贏”等關鍵詞)。
多家投顧被點名
近期,還有多家三方投顧從業人員及公司被“點名”,海南、湖南、山東等多地證監局開出罰單。
6月27日,北京天相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被山東證監局責令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山東證監局曾于2023年底對該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但該公司未整改。
6月17日,海南證監局對顧某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顧某在海南港澳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職期間,存在不具備證券投資顧問資格向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建議以及開展板塊和大盤分析直播活動的情形。
6月17日,湖南證監局對湖南金證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并責令暫停新增客戶監管措施的決定。經查,該公司存在如下問題: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不完善;投資咨詢業務開展不規范,存在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以及承諾投資收益等情形。
記者采訪獲悉,三方投顧亂象屢禁不止,根源在于多重深層矛盾:行業生存壓力與監管持續收緊正面沖撞;注冊制下IPO撤否率攀升,倒逼中小投顧轉向短線營銷“求生”。為維持現金流,一些機構甚至向代理退費黑灰產妥協,進一步助長整條灰色產業鏈。
未來行業分化或提速。李海波認為,具備專業內核與合規底線的機構將占據服務升級的先機,而依賴話術套路的玩家終將在監管與市場的雙重篩選中退場。同時,對公眾也應該加強風險意識教育,若有投顧需求,應優先選擇合規合法的持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