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畢業季的溫暖陽光灑滿大地,全國各地的科技小院也迎來了收獲的季節。6月3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1個科技小院的學子們帶著他們的鄉村科研成果回到母校,通過一場線上直播,向全網觀眾展示了50余種獨特的“畢業作品”。
在拼多多的助力下,這些科研成果——包括樹上自然成熟的國產榴蓮、玉露香梨汁、妮娜皇后葡萄、富硒黑小麥粉、低升糖指數的鮮食玉米等數十款農產品,迅速吸引了3000萬網友的圍觀和拼購,展現了科技小院學子們的創新成果和市場需求的高度契合。
在海南三亞優旗榴蓮科技小院,同學們自豪地介紹了他們培育的國產榴蓮。這些榴蓮在樹上自然成熟,口感香甜軟糯,是科技小院與海南優旗合作的成果。通過提煉新鮮深海魚類制作的魚蛋白肥料,科技小院成功地促進了榴蓮樹的生長,提高了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科技小院的概念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首創,自2009年第一個科技小院在河北曲周建立以來,這種“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科技服務模式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目前已有1800多個科技小院覆蓋全國鄉村。從最初的幫扶小農戶,到助力脫貧攻堅,再到如今的鄉村振興,科技小院不斷升級服務模式,持續貢獻力量。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王魯陽表示,支持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是希望用溫情的方式鼓勵同學們繼續前行。同時,拼多多還在站內搭建了科技小院專區,為學子們創辦線上畢業展,讓全國消費者都能見證他們三年耕耘的成果。
中國農大資環學院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負責教師金可默感慨地說,這不僅是一場科研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場情感濃烈的告別。她見證了同學們從青澀新生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三農”人才,他們的畢業作品不僅展示了科研成果,更展示了小院學子的擔當與創造力。
在科技小院的探索中,不僅有將海外特產本土化的嘗試,也有放大當地產業優勢、提升“土特產”經濟價值的實踐。比如,北京通州蔬菜科技小院的學生們通過選育新品種、引入綠色生產技術,讓永樂店鎮西槐莊村的蘿卜產業煥發新生;山西蒲縣水果科技小院的師生則采用綠色綜合治理技術,為果樹生長打造“零化肥農藥”的生態環境,讓“蒲香紅”蘋果和“玉露香”梨在全國水果口感大賽中斬獲金獎。
畢業典禮后,一場以科技小院成果為食材的畢業晚宴在中國農大校園舉行。每一道菜肴背后都是一個鮮活的故事,同學們的駐村經歷比論文更動人。晚宴上,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畢業生楊靜分享了她的創業歷程,她帶著農民既要種得好也要賣得好的理念,返鄉創業,得到了拼多多的支持,讓優質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拼多多還依托“千億扶持”計劃,啟動“多多好特產”專項,深入上百個農特產區,推動農牧產業增產、農民增收。拼多多將繼續賦能農業生產、銷售、運營的全產業鏈,攜手小院師生,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