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才流動成為了技術路線與市場格局變化的風向標。近期,吉利集團通過一次重量級的人事變動,向業界傳遞出強烈的信號:前華為車BU總裁王軍正式加盟其控股的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聯席總裁,全面負責科技業務板塊。
6月20日晚,千里科技的一紙公告,讓業內為之震動。王軍,這位曾親手將華為車BU從零開始打造的“智駕靈魂人物”,如今轉身投入吉利陣營,無疑將為智能駕駛下半場的競爭增添新的變數。他的加盟,不僅僅是高層的一次調整,更是智能駕駛行業格局重塑的開始。
王軍的職業生涯,堪稱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國家級研究所的工程師,到華為3G/4G技術的領軍人物,再到華為車BU的創始人,他的每一步都踏在了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在華為車BU期間,他主導了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研發與落地,推動了華為與多家車企的深度合作,為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千里科技,這家前身為力帆科技、瀕臨破產的傳統車企,在吉利的入主下完成了從“車輪”到“智能”的基因重組。2024年,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出任千里科技董事長,2025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為千里科技,標志著其智能化布局的正式啟動。此次王軍的加盟,無疑為千里科技的智能駕駛業務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王軍的加入,與千里科技的“AI+車”戰略高度契合。他將全面負責公司科技業務板塊,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領域。其深厚的通信技術與智能汽車復合背景,將為千里科技帶來全新的技術視角和研發能力。同時,王軍還將把華為特色的IPD、IPMS等方法論引入吉利,進一步提升吉利的體系化能力。
事實上,王軍的加盟只是千里科技技術布局的一環。在此之前,千里科技已經集結了印奇和陳奇兩位核心人物。印奇,作為AI領域的佼佼者,操盤算法與大模型團隊,攻克自動駕駛的“世界模型”難題。陳奇,曾任華為智駕硬件負責人,為千里科技打造了以“雙芯”架構為核心的硬件體系,使公司在算力和能效比上均處于行業前列。
王軍的到來,無疑為千里科技的技術布局增添了臨門一腳。他將在技術路線規劃、生態合作整合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加速千里科技智能駕駛產品的迭代和市場拓展。三人形成的“黃金三角”,將全面推動吉利智駕生態的構建,形成“算法+硬件+生態”的閉環,加速吉利“AI+車”戰略的落地。
資本市場對王軍加盟的消息也給予了積極反饋。公告后的兩個交易日,千里科技股價大漲7.12%。數據顯示,千里科技2024年市值從160億元增長至400億元,漲幅達150%。摩根士丹利連夜發布研報,稱其“實現AI公司與OEM的閉環打通”,以資金投票印證了市場對其技術潛力的認可。
然而,隨著“黃金三角”的形成,千里科技內部團隊的博弈也可能加劇。在數據歸屬、模型標準以及產品發布節奏等關鍵環節,團隊間可能存在分歧,這無疑將考驗吉利的管理智慧和協調能力。但無論如何,王軍的加盟已經為吉利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投下了一枚關鍵棋子,為吉利的智能化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智能駕駛行業加速發展的今天,吉利等少數企業仍在堅持智能化路線的靈魂。吉利集團旗下的星睿智算中心擁有強大的算力,位居中國車企榜首,為千里科技與吉利的協同效應提供了有力支持。王軍的加盟,不僅增強了吉利系的技術領導力,更可能引發產業鏈的連鎖反應,加速頭部玩家對核心人才和技術的爭奪。
中國智能駕駛的版圖,正因這位“靈魂人物”的轉會而迎來新一輪的重塑。吉利能否在智能駕駛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