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領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在發生。步入校園,學生們驚喜地發現,身邊多了一位24小時在線的“智慧學長”——AI智能體。這不僅是一種貼心的體驗升級,更是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多所知名高校紛紛引入AI智能體,如中國人民大學的“人大公管的AI學長”、上海海事大學的“海事超級智能體”、天津大學的“海棠棠”等,它們正以“虛擬同事”的身份,悄然改變著教育生態。
AI智能體在教育領域的角色多種多樣,它們不僅參與招生錄取、課程建設、教學點管理等基礎性工作,還深入到考務安排、成績處理、學籍調整及畢業學位判斷等關鍵環節。以網梯平臺為例,其推出的AI 2.0升級計劃中,首批上線的7個AI智能體覆蓋了高校教務工作的多個方面。
這些“虛擬同事”并非要取代人類教師,而是通過智能化手段,讓教務管理變得更加高效、規范。招生錄取管理員借助AI智能體,可以輕松完成預報名、注冊、分班與學號生成等繁瑣任務;課程建設管理員則能利用AI快速設計課程、設置考核標準,并實現跨平臺復制,構建標準化課程體系。
在教學點管理方面,AI智能體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能夠實時監控學員學習進度,并通過站內信或短信方式發送督學提醒,確保教學質量。考務管理員借助AI智能體,可以實現考試流程的自動化處理,高效組織考試;成績管理員則負責成績錄入、合成與發布,確保數據的準確無誤。
學籍管理員和畢業學位管理員同樣受益于AI智能體的應用。學籍管理員可以處理轉專業、休復學等異動申請,實現流程化管理;而畢業學位管理員則能在海量數據中精準篩選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提高審核效率與合規性。這些AI智能體的應用,不僅釋放了教師的精力,還提升了管理效能。
AI智能體作為高校教育的新助手,正推動著教育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它們深入參與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為高校構建更加智慧、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生態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持。未來,隨著更多智能體的上線和應用,AI在教育領域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挖掘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