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與新業態的蓬勃興起,正引領著就業市場的深刻變革。近期,人社部公布了一批新增的17個職業與42個工種,這些新鮮出爐的職業名稱如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及睡眠健康管理師等,不僅聽起來頗具科技感,更預示著勞動者將面臨更多元的職業選擇。
在北京的一家動畫制作公司,去年剛大學畢業的王幻正利用AI工具制作動畫宣傳視頻。他根據公司和客戶的需求,設計腳本與鏡頭,再借助生成式AI工具,將文字描述轉化為3D動畫場景。王幻所從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正是人社部今年5月新增的工種之一。從傳統影視制作轉向AI動畫領域,王幻經歷了從挑戰到適應的過程。與傳統方式相比,生成式AI動畫不僅需要掌握多種AI工具,還需精準與AI溝通,以確保創意的精準實現,并對生成的動畫進行后期調整。
王幻的故事只是新職業浪潮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各行各業對AI技術的需求激增,推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等崗位的出現。以王幻所在的公司為例,他們利用積累的三維動畫素材與AI技術研發,創建了專屬的大模型,應用于日常工作中,顯著提升了制作效率。許多三維動畫建模師已開始借助AI輔助簡單建模,這一融合動畫、剪輯與AI技術的崗位,已成為影視動畫行業的新賽道。
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徐唐昊則是另一新興職業的代表。作為今年人社部公示的新職業之一,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如同空中樂團的指揮,負責從創意設計到編程操控的全過程,確保無人機群在空中精準排列,形成精美的圖案。從3D建模師轉型而來的徐唐昊,因渴望將數字設計實體化而選擇了這一職業。他發現無人機表演能將三維模型“活化”,于是開始職業轉型。盡管擁有科班背景,徐唐昊仍面臨諸多挑戰,如將藝術創意與數字技術完美融合,確保無人機表演的飛行邏輯與美感兼具。
旅拍定制師等新興工種也在悄然興起。在湖南黔陽古城,李粉憑借近十年的漢服旅拍經驗,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旅游路線與拍攝方案。從漢服租賃店轉型而來的她,通過自學攝影與實地練習,逐漸提升了拍攝水平。如今,她的旅拍團隊已涵蓋策劃、造型、攝影與后期制作全流程,滿足了游客對高品質、定制化旅拍服務的需求。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文旅市場的持續升溫,也體現了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的追求。
從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到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再到旅拍定制師,這些新職業不僅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創新發展,也映射出產業升級的新趨勢。隨著新技術迭代、新產業勃發與新業態涌現,職業圖譜正不斷更新,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元的職業路徑。對于即將面臨高考志愿填報的考生而言,這份上新的職業清單或許能提供一些啟發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