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成華區的“917智能健康小屋”內,一場科技與傳統的融合正在悄然進行。機械臂懸停在顧客背部,點燃的艾柱在金屬灸筒中熊熊燃燒,產生的煙霧被迅速吸入凈化系統,空氣中只留下淡淡的艾草香氣。這一場景,將古老的艾灸療法與現代機器人技術完美結合。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搭載3D視覺系統的機械臂正沿著人體曲線緩緩移動,精準地“尋穴定位”。店長蒲若溪在控制屏上輕點幾下,選擇了“溫腎祛寒”的理療方案,隨即,工業級六軸機械臂便復刻出傳統艾灸的手法,為顧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理療體驗。
成都,這座國內重要的機器人研發與制造基地,正依托其產業生態與消費市場的雙重優勢,推動機器人技術走進大眾生活,解鎖養老康復、健康管理等新領域。機器人,這一曾經的工業寵兒,如今正逐步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家智能健康小屋中,艾灸機器人“艾寶”成為了絕對的明星。焜傲機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張凱源介紹,艾寶通過3D視覺系統將人體穴位導入程序,能夠根據顧客的體型精準尋穴、定穴,并規劃出最優的施灸路徑。同時,艾寶還具備除煙、凈味等功能,甚至能夠模擬傳統艾灸的手法,為顧客帶來更加舒適、安全的理療體驗。
張凱源進一步解釋說,艾寶的核心技術源自公司在工業機械臂領域的技術積累。它搭載了工業級六軸機械臂和3D視覺系統,相當于給機器人裝上了“眼睛”和“手”。預裝的人體穴位模型能夠自動規劃施灸路徑,誤差控制在1毫米以內。當顧客呼吸引起身體起伏時,機械臂上的探測儀能夠實時感應,確保灸筒始終維持安全距離。
蒲若溪作為一位資深按摩師,對于機器人艾灸的引入感慨頗深。她表示,從傳統按摩師到機器人門店店長,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機器人艾灸在精準度和療效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優越性,大大減輕了她的工作負擔。同時,她也坦言,機器人在情緒價值方面仍有欠缺,無法替代那種肌膚接觸帶來的溫度和情感慰藉。
盡管如此,蒲若溪的“917智能健康小屋”仍然受到了不少顧客的歡迎。隨著推廣和消費者認知的加深,尤其是針對三伏天艾灸的推廣,門店的人氣正逐步提升。然而,蒲若溪也表示,目前顧客對艾灸機器人的接受程度仍影響著這一新興理療方式的推廣。一些顧客對于機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心存疑慮,更習慣于傳統的人工理療方式。
焜傲機器人(成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靳斯杰介紹,自2023年成立以來,公司依托母公司在工業自動化設備領域的技術積累,瞄準銀發經濟賽道,成功將業務拓展至新零售、大健康等領域。目前,公司團隊規模已達30多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80%。去年,公司營收達到千萬級,“艾寶”等明星產品市場反響熱烈,在全國范圍內已銷售數百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