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YU7上市初戰告捷,卻陷入產能困境。這款車型在發布后的短時間內便創造了驚人的銷售記錄:3分鐘內突破20萬臺訂單,1小時內達到28.9萬臺,18小時內鎖定訂單量更是高達24萬臺。廣州一家小米汽車銷售門店的銷售人員透露,發布會當晚,店內的銷售冠軍個人就售出了超過80臺YU7,而他本人也成功賣出了二十多臺。
然而,輝煌的銷售成績背后,卻隱藏著產能不足的嚴峻問題。據了解,標準版的交付周期長達57周,而Max版的最快交付時間也要33周,這遠遠超出了行業的警戒線。小米汽車在踏入汽車行業的第一年,雖然僅用9個月時間就交付了13.5萬輛新車,但面對車主們的熱切期盼,產能的提升仍然顯得力不從心。
漫長的等待期為競爭對手提供了“截胡”的機會。目前,智己、蔚來、極氪、智界、阿維塔等品牌均已啟動了針對小米汽車用戶的優惠政策。例如,蔚來上海門店的銷售人員表示,購買蔚來車型可報銷YU7鎖單定金5000元;阿維塔成都的銷售人員則指出,除報銷定金外,還能為YU7車主提供車輛保養服務,并贈送充電樁。
這場“截胡”大戰在YU7上市前就已悄然展開。阿維塔曾推出活動,憑友商不可退訂單憑證,可申請最高補貼金額5000元,而小米YU7的技術發布會正是在該活動期間舉辦的。小米SU7發布后,也有媒體報道稱購買智界S7可抵扣小米SU7鎖單不可退的定金。
小米汽車似乎正面臨著與特斯拉當年相似的“產能地獄”。根據小米官方數據,YU7在發布后的短時間內便鎖定了二期工廠直至2027年初的全部產能。小米一期工廠年產能為15萬輛,二期工廠同樣設定為15萬輛,但二期工廠的量產預計要到7月份才能全面啟動。這意味著,即便小米后期將新工廠的產能完全拉滿,24萬輛的鎖定訂單也意味著YU7明年的銷量已基本確定,后續下單的用戶大概率需要等到2027年初才能提車。
為了盡快突破產能瓶頸,小米正在采取多種措施提升產能。近日,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競得北京亦莊新城的一個地塊,擬發展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這大概率會成為小米汽車工廠的三期建設項目。還有消息傳出小米計劃在武漢、上海等地布局建設新的工廠。
雷軍希望小米汽車能夠對標特斯拉,而特斯拉在2018年也曾經歷過類似的產能困境。為了實現承諾,馬斯克親自視察特斯拉工廠各裝配線的工位,甚至搬走機器人,純使用人力來提升產能。最終,特斯拉順利渡過了低谷,并在上海建立了超級工廠,產量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