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深度聚焦絲杠行業的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報告深入剖析了人形機器人對絲杠國產化的催化作用,并指出了國內優質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崛起之勢。
絲杠,這一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的機械部件,在工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其摩擦特性,絲杠可分為梯形、滾珠和滾柱三種類型。其中,滾珠絲杠的傳動效率高達90%-96%,而滾柱絲杠則在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方面表現出色。螺紋加工工藝是絲杠制造的核心技術壁壘,主要包括磨削、滾軋成型和旋風銑削三種方法。磨削工藝以其高精度著稱,滾軋成型則注重效率,而旋風銑削則在精度和效率之間取得了平衡。
絲杠的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涵蓋了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以及近年來備受矚目的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特別是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絲杠的價值量占比高達19%。以特斯拉的Optimus為例,單臺機器人就需要14個行星滾柱絲杠,加上靈巧手上的17個微型滾柱絲杠,絲杠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前景可見一斑。據預測,到2030年,與人形機器人相關的絲杠市場或將超過450億元。
然而,目前全球滾柱絲杠市場主要由歐洲企業主導。在我國,Rollvis和GSA等外資企業的市占率合計近60%,而國內企業南京工藝和濟寧博特的市占率則分別僅為6%和5%。這顯示出我國在絲杠領域仍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面對這一機遇,國內企業紛紛布局絲杠領域。福達股份、北特科技等公司通過收購、擴產等方式積極進軍絲杠市場。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推進,國內絲杠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這些企業不僅致力于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還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等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
報告中還提到,絲杠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下游需求的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興領域,其市場規模的擴大將直接帶動絲杠需求的增加。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母機等領域的不斷發展,絲杠的應用范圍也將進一步拓展。
絲杠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人形機器人等下游需求的推動下,國內絲杠企業有望憑借技術創新和國產替代實現快速發展。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絲杠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