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機器人公司,一家專注于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已于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目標成為港股市場上“工業具身智能第一股”。此次上市由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國際共同擔任聯席保薦人。
斯坦德由王淮卿與天使投資人羅鴻于2016年共同創立,但隨后王淮卿將其大部分股份轉讓給了現任實際控制人王永錕、李洪祥等人。值得注意的是,斯坦德的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均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深厚的機器人技術背景。王永錕現任斯坦德董事長及CEO,而李洪祥則擔任執行董事兼CTO。
自成立以來,斯坦德吸引了包括小米智造、博華資本、蔚來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根據招股書顯示,小米智造目前持有斯坦德8.4%的股份,顯示出其對斯坦德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斯坦德還完成了多輪融資,估值在Pre-C輪時達到高峰,盡管在C輪時有所回落,但在D輪時又重新回升至之前的水平。
在業務層面,斯坦德提供的一站式機器人解決方案涵蓋了核心機器人技術平臺、多功能工業智能機器人產品系列以及RoboVerse智能協同系統。其最新推出的DARWIN輪式具身機器人,憑借其高度的靈活性和先進的AI算法,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關注。根據行業報告,斯坦德在全球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靠前,特別是在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3C)行業和汽車行業,其出貨量位居前列。
盡管斯坦德在業務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其財務狀況仍面臨挑戰。近年來,盡管斯坦德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凈虧損也一直存在。然而,隨著毛利率的逐年提升,斯坦德的虧損規模正在逐漸縮小。斯坦德在研發投入上的步伐有所放緩,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技術創新的速度。
盡管如此,斯坦德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仍不容忽視。作為少數實現自主研發全棧技術的企業之一,斯坦德在機器人操作系統、SLAM技術以及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其強大的機器人調度能力,更是讓斯坦德在多個高科技領域中占據了領先地位。
未來,隨著斯坦德成功上市,其將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加強核心機器人技術平臺、擴大銷售及服務網絡、提升生產能力等方面。這將有助于斯坦德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