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WGSBN)近期發布了一則令人矚目的公告,宣布正式批準將第34815號小行星命名為“王菲星”。這一決定于6月9日正式生效,命名提議來自著名小行星獵手楊光宇。
公告詳細說明了命名理由,強調王菲作為華語樂壇的標志性人物,不僅在歌唱領域擁有卓越成就,還以她空靈的歌聲和獨特的藝術視角跨越文化界限,深深影響了全球樂迷。尤其王菲在西方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得益于她在王家衛導演的經典電影《重慶森林》和《2046》中的精彩表演。
這顆被命名為“王菲星”的小行星,是在2001年9月20日由楊光宇發現的。楊光宇在命名小行星方面有著獨特偏好,他不僅以親友的名字命名,還熱衷于選用演藝界的知名人士,如林青霞、鄧麗君、劉德華、張國榮以及李安等。他還向古代文化先賢致敬,將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李白”和“杜甫”。
作為國際小行星獵手中的佼佼者,楊光宇至今已發現超過2000顆獲得永久編號的小行星,并享有這些小行星的命名權。他曾向媒體透露,給小行星命名不僅是一項科學工作,更是他個人情感的一種寄托。
天文學愛好者林景明進一步補充說,小行星的命名并不附帶任何物質獎勵或榮譽證書,且這一權利是不可交易或轉讓的。他提醒公眾,網絡上存在打著“買賣小行星命名權”旗號的欺詐行為,這些服務并未得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的官方承認。
楊光宇的發現和對小行星的命名,不僅豐富了天文學領域的知識,也展現了個人對藝術和文化的熱愛與尊重。這些命名不僅是對被命名者的認可,也是對人類文化和藝術貢獻的一種永恒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