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去年以190.7億元財富躋身《新財富500創富榜》的溫商謝秉昆,如今遭遇財富滑鐵盧。
在最新出爐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謝秉昆的身家降至87.1億元,較去年縮水103.6億元。而在財富跌幅榜上,謝秉昆更是以54%的跌幅高居第四。
作為身家不菲的溫州富豪,謝秉昆的財富主要來自于坤彩科技。在他的帶領下,這家公司如今已成為全球珠光材料龍頭企業,同時也是全球同行業唯一一家具有全產業鏈可持續創新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然而,坤彩科技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2021年至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已連續四年呈現下滑態勢。去年,公司的存貨規模也顯著攀升。盡管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指標有所回升,但仍未達到2022年同期水平。鑒于業績承壓,坤彩科技經綜合考量,決定2024年不進行分紅。
財富一年縮水超百億,謝秉昆遭遇財富“滑鐵盧”
6月24日,備受矚目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重磅揭曉。這場財富排位賽見證著商界風云人物的起落沉浮:有人身家暴漲站上高光舞臺,也有人因財富驟減而黯然神傷。
在今年公布的這份榜單中,坤彩科技的謝秉昆不幸成為了財富遭遇“滑鐵盧”大軍中的一員。榜單顯示,今年謝秉昆的財富為87.1億元,在總榜中位列第396名。而與2024年的190.7億元相比,謝秉昆今年的財富縮水了103億還多。
留意到,今年共有兩位公司總部位于福建福清的企業家成功上榜,另一位是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家族,其財富高達364.6億元,約是謝秉昆的4倍。
憑借54%的財富跌幅,謝秉昆在2024-2025持股市值跌幅榜中高居第四位,這一數據無疑凸顯了他財富縮水的嚴峻程度。
而財富跌幅排在謝秉昆之前的商界大佬,分別是東陽光實業的張寓帥/郭梅蘭(60%)、萬達集團的王健林/王思聰(58%)以及智飛生物的蔣仁生/蔣凌峰(55%)。
進一步了解到,謝秉昆的財富根基,深植于其一手創辦的坤彩科技。據坤彩科技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謝秉昆。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謝秉昆、榕坤投資(福建)有限公司分別直接持有公司48.95%、4.14%的股份。
另據天眼查顯示,謝秉昆是榕坤投資(福建)有限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實際控制人,持有該公司49.31%的股份。據此計算,謝秉昆合計控制上市公司約50.99%的股份。
坤彩科技帶有濃厚的家族企業色彩。除了謝秉昆本人持股外,他的多名家人也持有坤彩科技的股份。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謝超、謝良、鄧巧蓉分別持有公司8.76%、3.77%、3.41%的股份,前者分別是謝秉昆的侄兒、兒子、妻子。謝超還同時持有榕坤投資(福建)有限公司的股權。
目前,謝秉昆在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去年其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達280.97萬元,這一數字遠超公司其他董高監人員。
而謝秉昆身家此番大幅縮水的背后,與坤彩科技近來在資本市場遭受的冷遇有關。截至6月26日收盤,坤彩科技股價報19.25元/股,較此前52.88元/股的歷史高點跌去六成以上。
目前,坤彩科技的最新市值為126.13億元,相較于巔峰時期市值蒸發超200億元。按照謝秉昆50.99%的持股比例計算,他所持坤彩科技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約64億元。
溫商逐夢珠光行業,一手打造“珠光材料第一股”
此番遭遇財富“滑鐵盧”的謝秉昆,出生于浙江溫州平陽。20世紀末,改革開放的浪潮如強勁的春風席卷華夏大地,點燃了無數人心中的創業夢想,謝秉昆便是這浩浩湯湯的逐夢大軍中的一員。
1999年,謝秉昆毅然辭去武漢國企那份令人艷羨的穩定工作,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回到家鄉浙江溫州,一頭扎進創業的浪潮之中。
彼時,他租下一處2000平米的廠房,在溫州創辦坤威珠光顏料有限公司,正式踏入珠光材料生產領域,借此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征程。
然而,創業初期,困難如影隨形: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后,難以滿足生產需求;人才匱乏,企業發展缺乏核心驅動力;資金短缺,猶如枷鎖束縛著企業的手腳……這些難題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橫亙在謝秉昆面前,使得他每一步前行都充滿艱辛。
面對這些挑戰,謝秉昆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帶領團隊在困境中不斷探索前行。2001年,經過不懈努力,謝秉昆終于成功拿下了第一個國外訂單。這不僅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珠光顏料出口的第一筆生意。
2005年,受福清市招商引資政策的吸引,謝秉昆在福清市創立福州坤彩精化有限公司。這個當時占地175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廠區,成為謝秉昆新的發展起點。
在謝秉昆看來,創新是支撐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也是幫助企業贏得未來競爭的不二選擇。扎根福清后,謝秉昆充分借助當地人才引進扶持政策,廣納行業精英。
在人才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坤彩科技如同一艘揚起風帆的巨輪破浪前行。公司自主設計制造出的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第二代珠光生產流水線,為坤彩科技騰飛裝上強勁引擎,公司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借此實現質的飛躍。
2009年、2016年,福建坤彩一期、二期項目相繼竣工投產,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17年4月,坤彩科技登陸上交所,成功敲響上市的鐘聲,并一舉摘得“珠光材料第一股”的桂冠。
據坤彩科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在上市前夕,公司的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逐年穩步增長,并已具備年產珠光材料1.4萬噸、年產1000噸人工合成云母的生產能力,珠光材料產品產銷規模遙遙領先于國內同行,在國際上也僅次于默克等少數國際巨頭。
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和新產品開發,坤彩科技不斷拓展產品矩陣,如今擁有工業級珠光材料系列、汽車級珠光材料系列、化妝品級珠光材料系列等產品,是珠光材料產品系列最豐富的生產供應商之一。
同時,公司采用自主研發首套鹽酸萃取法生產二氧化鈦工藝,未來計劃建成年產80萬噸高端二氧化鈦、80萬噸高端三氧化二鐵項目,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全球綜合性高端材料供應商。
了解到,目前坤彩科技已建立起龐大的銷售網絡,在海內外擁有超200家經銷商,并在全球三大洲設有子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直銷經銷互補的模式,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終端客戶涵蓋全球知名汽車涂料廠商、國際化妝品公司及大型涂料企業。
歸母凈利潤四連降,去年未進行分紅
謝秉昆財富大幅縮水的背后,公司去年交出的業績答卷表現平平。
財報顯示,2024年坤彩科技全年營收達到9.7億元,同比增長17%,創下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營收新高。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珠光材料、鈦白粉、氧化鐵的收入增長。具體來看,去年珠光材料、二氧化鈦、氧化鐵分別為公司貢獻8.78億元、0.76億元、0.07億元的收入。
然而,營收增長的背后,坤彩科技的盈利狀況卻令人擔憂。去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0.35億元,相較上年減少58.13%。
事實上,這已不是坤彩科技首次面臨凈利潤指標下滑的窘況。回顧2021年至2023年,坤彩科技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8.47%、38.77%、4.59%。
加上去年,坤彩科技的歸母凈利潤已連續四年出現下滑,這直接導致公司的盈利規模從2020年的1.57億元一路狂瀉至去年的0.35億元,這一數字甚至不及2020年的零頭。
進一步拆解公司的業務板塊,坤彩科技各產品的毛利率差異顯著。去年,公司珠光材料產品的毛利率為41.78%,同比增加2.57個百分點。
同期,公司二氧化鈦、氧化鐵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8.45%、-30.18%,均為負值。其中,二氧化鈦產品的毛利率同比更是大幅減少19.6個百分點。
在更早之前發布的年度業績預減公告中,坤彩科技就曾透露業績預減的原因。坤彩科技稱,一方面,報告期內,因公司鈦白粉及氧化鐵項目在市場推廣初期,經營資金需求增加,利息費用較高。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因公司鈦白粉及氧化鐵采用以銷定產的方式,未達到產能,承擔了較大的固定成本,故計提了較大金額的存貨減值。
公司的存貨在去年也顯著攀升,從2023年末的10.32億元上漲至13.57億元,同比增加31.5%,甚至比公司2024年的營收規模還高。
有投資者就此向坤彩科技提出疑問,坤彩科技表示,公司珠光產品的型號較多,為了保障穩定的供應,公司需要對各個型號產品進行備貨,隨著珠光業務的增長,庫存體量也相應提高。公司鈦白及氧化鐵業務正在逐步豐富產品矩陣,處于市場開拓進程中,因此存在一定體量的庫存商品、在產品和發出商品等。
面對去年這份不盡如人意的業績答卷,坤彩科技決定2024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坤彩科技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本次未分配利潤將用于公司深化發展主營業務、持續開拓市場等資金需求。
對于前述決定,坤彩科技給出的理由為:公司對鈦白粉及氧化鐵業務板塊的前期培育投入導致公司2024年度全年凈利潤大幅下降,綜合考慮行業市場現狀、公司現階段大力開拓市場的經營計劃及資金安排等因素,為保障公司穩定持續的發展,創造更大的業績回報股東,更好地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
此番并非是坤彩科技上市以來首次不分紅。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上市以來,坤彩科技僅進行過4次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僅1.46億元,分紅率為14.97%。
步入2025年,坤彩科技的業績傳遞出一絲積極信號。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58億元,同比增長1.11%;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達0.24億元,同比增長17.48%,盡管有所回暖,但仍未達到2022年同期0.27億元的水準。
在財富大幅縮水的困境下,溫商謝秉昆接下來將如何帶領坤彩科技走出業績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