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國內純電中大型車市場日益繁榮,不僅有注重實用性與性價比的家用車,更有針對高端市場和性能追求打造的豪華車型與轎跑車。本次,我們選取了東風日產N7、保時捷Taycan、蔚來ET7以及華晨寶馬i5四款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從日常實用性的角度進行了一次深度橫評。
首先,車內舒適性配置成為了我們關注的重點。四款車型的后排座椅均配備了三個頭枕,其中東風日產N7與保時捷Taycan的中間頭枕支持高度調節,為用戶提供了更多便利。相比之下,蔚來ET7的中間頭枕面積較小且無法調節,而華晨寶馬i5的中間頭枕雖然可以翻轉,但前傾角度大且填充較硬,影響了乘坐舒適度。
前排中央扶手方面,四款車型均采用了軟性材質或皮質包裹,為駕駛員提供了良好的倚靠舒適性,并在駕駛過程中給予了充足的手肘支撐。在主駕駛座椅調節上,蔚來ET7的座椅前后移動距離達到了260mm,表現優秀。東風日產N7和華晨寶馬i5的座椅可調節行程均為250mm,同樣值得稱贊。然而,保時捷Taycan的座椅調節行程則稍顯不足,未達到同級別平均水平。方向盤調節方面,華晨寶馬i5表現尤為突出,前后及上下可調節范圍均較大。
在充電接口配置上,保時捷Taycan、蔚來ET7和華晨寶馬i5均配備了4個USB接口,數量上滿足了用戶需求。不過,蔚來ET7的接口分布略顯不均,前排3個而后排僅1個。保時捷Taycan和華晨寶馬i5的接口分布更為均勻,但均為Type-C規格,兼容性有待提升。東風日產N7則僅配備了3個Type-C接口,數量和種類均有所欠缺。在電源接口方面,保時捷Taycan和蔚來ET7均提供了2個12V電源接口,華晨寶馬i5有1個,而東風日產N7則未配備。
車內儲物空間方面,東風日產N7和華晨寶馬i5全車共有15個儲物空間(不含杯架),蔚來ET7則有12個,保時捷Taycan最少,僅有10個。在實測過程中,四款車型均未配備專屬眼鏡盒,墨鏡的放置成為了一個小問題。杯架配置上,東風日產N7、保時捷Taycan和蔚來ET7前后排各配備2個且帶有限位器,而華晨寶馬i5前排僅1個。
后備廂空間測試中,除華晨寶馬i5外,其余三款車型的表現中規中矩。華晨寶馬i5在后備廂開口寬度和進深上表現優異,但在開口長度和地臺與頂部垂直高度上,四款車型均未達到同級別平均水平。
車內視野測試中,保時捷Taycan的前方視野盲區最小,而華晨寶馬i5的盲區最大。在后方視野測試中,保時捷Taycan同樣表現最佳,但蔚來ET7的盲區最大。外后視鏡視野范圍上,保時捷Taycan和華晨寶馬i5采用了雙曲率鏡片,蔚來ET7的左側外后視鏡視野較廣,而東風日產N7和華晨寶馬i5的右側外后視鏡視野有待優化。
駐車輔助配置方面,保時捷Taycan和蔚來ET7的前駐車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均超過1m,其中蔚來ET7更是達到了1.855m。在后駐車雷達測試中,蔚來ET7同樣以接近2m的最遠探測距離領先。四款車型均配備了360°全景影像系統,畫質清晰且畸變控制合理,為駕駛者提供了安全的駕駛輔助。
在轉向靈活性測試中,東風日產N7和華晨寶馬i5原地掉頭的最小路面寬度相對較小,表現較好。而保時捷Taycan和蔚來ET7則需要駕駛員在掉頭時預留更多空間。
經過一系列測試,四款純電中大型車在實用性方面各有千秋。東風日產N7和華晨寶馬i5在儲物空間上更勝一籌,滿足家庭使用需求;蔚來ET7在視野和雷達功率上表現出色,提供安全的駕駛體驗;保時捷Taycan雖然在某些測試中未達到最優,但其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依然亮眼。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