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6月26日,阿里巴巴(紐交所代碼:BABA,港交所代號:9988/89988)今日發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在“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指引下,集團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較強的業務韌性與增長潛力。
本財年,阿里巴巴集團實現總收入人民幣9963.47億元(約合1373.00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增長6%。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核心電商業務的穩健表現以及云智能業務的加速發展。集團凈利潤錄得人民幣1259.76億元(約合173.60億美元),同比增長77%,反映出公司在提升經營效率、優化資本配置以及把握AI機遇方面取得成效。
分業務板塊來看,作為核心引擎的淘天集團收入達人民幣4498.27億元(約合619.88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中國零售商業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6%,體現了平臺在用戶增長與體驗提升上的持續投入取得回報。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表現亮眼,收入達人民幣1323.00億元(約合182.31億美元),同比增長29%,主要由速賣通(AliExpress)、Trendyol和Lazada等跨境及區域零售平臺的強勁表現驅動,尤其是在重點市場加強本地化供給和提升經營效率的策略收效顯著。
云智能集團作為戰略重點,收入達人民幣1180.28億元(約合16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在持續增長的AI需求推動下,公共云收入增長加速,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集團在AI大模型領域取得里程碑式進展,通義千問(Qwen)系列模型在性能、功能和開源生態建設上全球領先,成為集團重要的技術競爭壁壘。云智能集團堅定執行“AI驅動,公共云優先”的發展戰略,目標是建設具備全球技術競爭力的云計算網絡。
菜鳥集團收入達人民幣1012.72億元(約合139.56億美元),同比增長2%,主要受益于跨境物流解決方案的增長。本地生活集團收入達人民幣670.76億元(約合92.43億美元),同比增長12%,虧損顯著收窄,得益于運營效率提升與規模擴大。虎鯨文娛集團(前阿里大文娛集團)收入達人民幣222.67億元(約合30.68億美元),同比增長5%,虧損收窄。包含盒馬、阿里健康、飛豬、釘釘等業務的所有其他板塊收入達人民幣2062.69億元(約合284.25億美元),同比增長7%。
在資本管理方面,阿里巴巴集團展現了強勁的現金流創造能力與股東回報承諾。2025財年,集團通過核心業務運營及優化資本配置(如退出高鑫零售、銀泰等非核心資產)回收資金。全年派發年度及特別股息共計46億美元,并通過股份回購計劃回購了119億美元的集團股份,使總股本凈減少5.1%,有效增厚了每股收益。
戰略層面,阿里巴巴明確將未來聚焦于電商和“AI+云”兩大核心領域。在國內電商領域,淘天集團、餓了么與飛豬將整合成為中國電商事業群,升級為大消費平臺。在AI領域,集團宣布未來三年投入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的總額將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彰顯其將“AI+云”打造為第二增長曲線的決心。集團主席蔡崇信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致股東信中強調,阿里巴巴必須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以創業者的姿態開啟面向AI時代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