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知乎這一知識分享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時,一個不容忽視的聲音是:其內容生態與用戶基礎構成了其堅固的基石。這一觀點,恰好由知乎自家的AI搜索產品“知乎直答”所印證,它明確指出,知乎的核心資產正是其社區內的高品質內容與龐大的用戶群。
從商業邏輯視角審視,知乎作為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問答社區,用戶無疑是驅動其內容生態繁榮的關鍵力量。然而,近年來知乎在追求財務健康的道路上,似乎逐漸偏離了這一核心,開始對其核心資產采取收縮策略。
這一轉變在知乎的員工結構上體現得尤為明顯。2024年,知乎在“內容及內容相關運營”與“研究及開發”兩大關鍵領域的員工數量分別減少了296人和249人,這一變化無疑透露出公司在戰略調整上的決心,但同時也引發了對其長期競爭力的擔憂。
知乎的財務狀況在近期確實有所改善。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了1010萬元的凈虧損,同比收窄了93.3%,并首次在一季度錄得了694萬元的經調整凈利潤。這一轉變背后,是知乎通過大幅降低成本所取得的成果。去年第四季度,知乎同樣實現了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8640萬元。
然而,降本帶來的正面效應并非沒有代價。知乎的營收規模在同期下降了24%,這一趨勢在公司的所有業務線上均有體現,包括營銷服務、付費會員以及職業培訓收入。這表明,知乎在追求短期財務表現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其業務的長期成長性。
更為嚴峻的是,知乎的用戶活躍度也在這一過程中受到了影響。自2022年以來,知乎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從1.01億下滑至2024年的8300萬,降幅達21.2%。盡管訂閱會員數量有所提升,但增速已明顯放緩,并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下滑。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了廣告主的投放意愿,也限制了知乎付費用戶的增長空間,并對其內容生態構成了潛在威脅。
用戶反饋顯示,知乎在商業化進程中逐漸失去了其作為知識社區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娛樂性話題的增多、廣告軟文與內容分享的界限模糊以及故事化內容的泛濫,都使得知乎的內容質量受到質疑。這不僅導致了用戶的流失,還可能使知乎陷入“用戶流失-內容質量下降-用戶流失”的惡性循環中。
盡管AI被視為知乎未來轉型的關鍵方向,但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卻顯得猶豫不決。今年一季度,知乎的研發開支同比減少了28.1%,這一趨勢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持續。面對AI這一需要長期高投入的賽道,知乎似乎并未展現出足夠的決心和魄力。其賬面上雖擁有47.7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但在面對可能實現內容生態升級的AI時,知乎卻顯得吝嗇起來。
知乎在追求短期財務健康的過程中,逐漸犧牲了其長期競爭力。用戶活躍度的下降、內容質量的下滑以及AI投入的不足,都使知乎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在取得階段性財務成果后,知乎是時候重新審視其戰略方向,以確保其能夠持續穩健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