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在首都北京的布局邁出了關鍵一步,其子公司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競拍位于北京亦莊新城的一塊大規模工業用地,占地面積達到48.51萬平方米,交易金額高達6.35億元人民幣。這塊土地緊鄰小米汽車二期項目,預示著小米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深入布局。
自2024年4月小米汽車正式面世以來,其市場表現極為亮眼,銷量持續上揚。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急劇增加,產能成為了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小米汽車決定加速推進第三工廠的建設進程。
此次競得的土地編號為亦莊新城YZ00-0606街區0110,使用權長達50年,為小米汽車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土地保障。此前,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曾提及小米汽車一期、二期工廠周邊將規劃新增工業用地,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猜測,普遍認為這將是小米汽車三期工廠的潛在選址。
目前,小米汽車已擁有一期和二期兩座工廠,每座工廠的年設計產能均為15萬輛。第三工廠的落地將使小米在北京亦莊的總產能有望超過40萬輛,盡管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相比仍有差距,但小米的擴張速度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小米SU7車型的熱銷進一步凸顯了產能緊張的問題,新訂購SU7系列車型的用戶需要等待超過30周才能提車,這一等待時間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為了提升產能,小米汽車一期工廠自6月起開始實行雙班制生產。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的第二款車型YU7即將上市,預訂情況遠超預期,留資用戶數量是SU7發布同期的三倍多。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和合伙人盧偉冰均表示,YU7的市場反響將更加熱烈,這將進一步加劇產能壓力。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小米汽車在市場上的表現依然強勁。2024年,小米SU7系列全年交付量超過13.5萬輛,而2025年至今已累計交付超過14萬輛。小米汽車在定價策略上展現出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SU7的平均售價達到23萬元,保持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并實現了良好的盈利。
資本市場對小米汽車的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國信證券和興業證券等機構紛紛指出,小米在“人車家生態布局”的協同效應以及海外市場拓展將為其帶來顯著業績增長。同時,隨著產品力的提升和規模經濟的效應,小米汽車的業務盈利能力將逐步增強。
財務數據顯示,小米汽車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虧損已收窄至5億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眾多機構普遍認為,汽車業務將成為小米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德意志銀行預測,小米汽車有望在2026年實現盈利,到2027年年產量有望突破百萬輛,成為小米集團內部最大的業務板塊。
小米汽車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出色,其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備受矚目。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小米汽車憑借其創新技術和獨特品牌定位,正在逐步贏得國際消費者的青睞。
小米汽車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車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小米汽車也將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能,確保能夠按時交付訂單,滿足市場的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