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亦莊新城成功競拍了一塊面積約為48.51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交易金額高達6.35億元人民幣。這塊地緊鄰小米汽車二期項目,預示著小米汽車在擴大生產規模上邁出了關鍵步伐。
面對市場對小米汽車產品的強烈需求,公司決定加速建設第三工廠。根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的公告,該地塊的編號為亦莊新城YZ00-0606街區0110,屬于工業用地,使用權期限為50年。早在今年早些時候,相關部門就已發布規劃,預示著該地塊將成為小米汽車三期項目的建設用地。
小米汽車目前擁有一期和二期工廠。一期工廠占地面積達71.8萬平方米,設計年產能為15萬輛汽車。二期工廠同樣規劃年產能15萬輛,正處于設備安裝階段,預計將于今年6月中旬竣工。盡管第三工廠的占地面積稍小,但在協同效應的作用下,預計其年產能將十分可觀。業內人士預計,第三工廠建成后,小米汽車在北京亦莊的總產能將突破40萬輛,盡管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95萬輛年產能相比還有差距,但小米汽車的快速擴張已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著小米SU7車型的熱銷,產能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新訂購SU7系列車型的用戶需要等待超過30周才能提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小米汽車一期工廠自6月起開始實行雙班倒運營模式,全力提升產能。然而,面對即將上市的第二款車型YU7,產能緊張的問題預計將進一步加劇。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透露,YU7的預訂情況遠超預期,留資用戶數是SU7發布同期的三倍。
盡管面臨產能挑戰,小米汽車的市場表現依然強勁。2024年,SU7系列全年交付量超過13.5萬輛,2025年至今已累計交付14.29萬輛。小米汽車在定價策略上展現出了高度的市場敏感度,SU7在2024年的平均售價達到23萬元,保持了市場競爭力并實現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市場分析機構對小米汽車的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認為其人車家全生態布局的協同效應以及海外市場的拓展將為公司帶來持續增長的動力。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留學趨勢也在悄然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和市場動態,尤其是在國際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了解這些行業動態對于留學申請具有重要意義。面對電動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留學選擇無疑將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學習和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