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少消費者開始嘗試插混增程車,以期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享受新能源車的便利。然而,一位車主最近分享了他的換車經歷,揭示了插混增程車在日常使用中的諸多不便。
這位車主表示,當初購買插混增程車時,被銷售宣傳的短途用電省錢、長途用油穩當所吸引。車輛標稱的純電續航為110公里,看似能滿足日常通勤需求。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尤其在開啟空調的情況下,純電續航大打折扣,勉強只能跑到80公里。每天32公里的通勤路程,兩天就得充電一次,頻繁尋找充電樁成為了一大煩惱。
更令車主郁悶的是,插混增程車在電量不足時的油耗表現。有一次送孩子去補習,電量僅剩15%時,發動機突然啟動,瞬時油耗飆升至8.2L/100km,遠高于預期。而且,在大城市中,私家車日均行駛里程往往不足50公里,這意味著車主花費數萬元購買的油箱和增程器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一位朋友因小區物業不允許安裝充電樁,插混增程車幾乎成了燃油車,油耗高達9.3L/100km。
除了油耗問題,插混增程車的保養成本也相對較高。由于擁有兩套系統,保養起來更為復雜且價格昂貴。小保養一次起步價就高達860元,比燃油車高出近40%。一旦電池出現問題,更換成本更是驚人。一位同事的插混車電池故障,4S店報價5.8萬元更換,足以給燃油車加多年油。
在二手車市場上,插混增程車的保值率也遠不如純電車。車主將插混車開到二手車市場,僅被估價13萬元,而當初購買時花費了23萬元。同年份的純電車殘值率能達到65%左右。車販子表示,修增程車比修純電復雜得多,工時費也更高。
面對種種不便,車主最終決定換車。他換成了純電車后,使用體驗大幅提升。純電車在城區通勤場景下費用低、安靜且性能優越。車主表示,雖然之前對純電車在高速服務區排隊充電有所擔憂,但實際使用后發現,并非所有服務區都需要排隊。而且快充技術發展迅速,像比亞迪的兆瓦閃充5分鐘就能補能400公里。
車主還提到,現在的高速服務區、加油站等場所都廣泛布局了充電樁,找樁變得更加容易。即使偶爾遇到排隊情況,也可以下高速到城鎮充電,做好充電規劃即可。純電車續航里程達成率越來越高,充電速度也越來越快,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首選。
車主建議,對于日常通勤路程短、主要在城區活動的消費者來說,購買續航600公里的純電車型足夠使用。偶爾需要跑長途時,租車也是一個經濟劃算的選擇。他現在用一輛8萬元的海豚純電車通勤,再加上一輛二手老奇駿跑長途,一年能省下1.2萬元。
插混增程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優點,但在實際使用中卻存在諸多不便。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純電車在滿足日常通勤需求方面表現更佳,且隨著快充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純電車的使用體驗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