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這個麗江古城的院子,藏著納西博物館

   時間:2025-06-20 10:20:19 來源:互聯網編輯:茹茹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青石板上,馬蹄聲遠,茶馬古道銅鈴叮當,晨曦中的玉龍雪山白雪皚皚,光芒萬丈,微風拂過東巴經書,納西古樂于院中響起,滇紅的余香喚醒了遙遠的記憶……

這才是麗江!在艷遇之都之外,在真實的麗江之間。

山水賦形

云貴高原腹地,玉龍雪山擠開云層,銀冠刺破蒼穹,冰川亮閃閃地往下淌,像凍住了的銀河,又慢慢化開。

金沙江怒吼著穿過虎跳峽,穿過哈巴雪山與玉龍雪山的臂膀,水花四濺,氣勢如虹。

到了長江第一灣,才猛地收住腳步,繞出一個U形的彎,奔騰的豪情化作大地的血脈,寫就歲月的長河。

拉市海的水面映著天光,候鳥來了又走,翅膀尖沾著西伯利亞的風霜。瀘沽湖的水,依舊藍的讓人心靜,摩梭人的木楞房,星星點點綴著波光。

三眼井邊,人們取水、浣衣、澆花,那水,清亮亮地流過石板縫,流過家家戶戶的門檻,把一個個清清爽爽的日子,串成了叮咚作響的小調。

人文流韻

這城啊,像座活著的、會喘氣的老房子博物館。幾千座院子,挨挨擠擠地藏在巷弄里。光陰就在這方寸之間,慢悠悠地晃蕩。

宣科書房里,兩萬余冊藏書鏈接歷史與未來,樓下的納西古樂,彈奏著千年前的遺音。

東巴文化館立著各式的手工藝品,古老的東巴文寫滿祝福,東巴畫畫出各色景象,非遺傳承人穿著羊皮襖,慢聲細語地講述著東巴的故事。

夜幕低垂,納西阿嬢圍著篝火打跳,納西的阿嬢阿嫂們,穿著“披星戴月”的衣裳,手拉著手,圍著火堆轉圈、跺腳、唱歌。笑聲脆生生的,和著噼啪的火星子,直往墨藍的夜空里鉆。

一院納三遺,半步入納西

大研古城里,人聲還是鼎沸。走過木府,穿過“天雨流芳”的牌匾,徐徐走到鬧市中的一處靜地,走進泊心云舍·文苑的大門,這是一處有百年歷史的納西院落,從山腳延伸到半山腰,諾大的院落,也不知有多少年頭了,木頭柱子都透著油亮的深褐色。站在院里,看著那些雕花的門窗,斑駁的墻,恍惚就覺得半部納西人的家常歲月,都藏在這屋檐底下了。

東巴文化,一千多年了,風吹雨打,竟也沒散,像山里的老樹根,越扎越深。院子里,立著畫滿鳥獸的東巴柱,墻上刻著百家姓的東巴文,像天書。角落里供著寫滿祈福經文的東巴紙,在等日光。東巴展廳里擺著東巴畫、東巴法器,透著神秘氣息。

在泊心云舍·文苑,你還能在這里用東巴文寫下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就把你和腳下的土地,系上了一根看不見的線。

大堂里、茶室間,甚至寬敞的主臥內,都擺著茶臺。燒一壺玉龍雪山上淌下來的清泉水,水開了咕嘟咕嘟響。抓一把非遺滇紅丟進去,那異香“騰”地就冒出來了,熱乎乎地裹著你。茶湯在粗陶杯里轉著圈兒,琥珀色的光也跟著晃悠。就這么坐著,看日影在花窗格子上慢慢挪移。

耳朵也沒閑著。不知是院里的留聲機,還是隔壁老師傅在調弦,那古樂聲就悠悠地飄過來了。“白沙細樂”、“水龍吟”、“山坡羊”……這些調子,這些源自唐宋元時期的詞牌、曲牌音樂和洞經音樂,依然在麗江古城響起。

這才是真正的麗江!寫著古老象形文字的,唱著唐宋遺音的,品著非遺滇紅的地方,如果你想體驗最真實的麗江,請走進泊心云舍·文苑,走進這個一院納三遺的古老院落。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稷山县| 布拖县| 彝良县| 渭南市| 定结县| 桐城市| 英德市| 大理市| 科技| 广丰县| 太谷县| 永仁县| 文昌市| 合阳县| 开封县| 荣昌县| 南郑县| 仁怀市| 舟山市| 昌邑市| 固阳县| 长垣县| 东台市| 贞丰县| 和林格尔县| 泽普县| 瓦房店市| 连云港市| 昭苏县| 海南省| 新乡县| 商水县| 新营市| 洱源县| 宜宾市| 大埔县| 闻喜县| 康保县| 宣威市|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