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步伐穩健而有力。自去年6月首屆科技開放日上宣布了新一代電動化技術進展以來,他們便明確了全固態電池作為最終目標,而在過渡期,則采取了多路徑并進的電動化策略,涵蓋了純電、油混以及插混等多種車型。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2025年,廣汽豐田的第二屆科技開放日如期舉行,此次活動帶來了多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漢蘭達與賽那將推出增程版的消息。據官方透露,廣汽豐田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了兩大新能源專屬平臺。
中小型車新能源平臺能夠覆蓋5米以內的A至B級新能源車,而首款車型便是廣受歡迎的鉑智3X。另一個中大型車高兼容性平臺則能覆蓋總長5.3米以內的C至D級新能源車,支持BEV、PHEV、REEV等多種動力形式,展現了廣汽豐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布局。
得益于豐田在混動發動機技術上的深厚積累,推出增程版車型對他們來說并非難事。在第五代THS混動的基礎上,加入大電池和大電機,便能輕松打造出增程產品。廣汽豐田還計劃加快高性能插混車型的導入,意圖在主流消費區間集齊三大混動路線,正式開啟“大混動時代”。
在智能化方面,廣汽豐田同樣不遺余力。鉑智3X作為首款由中國首席工程師主導的自研車型,上市僅3個月便取得了近3萬輛的訂單,累計交付近2萬輛,創下了合資純電交付速度的新紀錄。這款車型還首發了廣汽豐田與Momenta聯合打造的端到端高階智駕系統,展現了廣汽豐田在智能化領域的強勁實力。
不僅如此,廣汽豐田還與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展開了合作。在第二款中國自研車型鉑智7上,將加入華為的賦能,成為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合資車型,并首搭華為DriveONE電機。鉑智7還將使用華為星閃數字鑰匙,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智能化水平。
廣汽豐田還與小米達成了合作,通過接口統一實現車載生態的拓展和開放,將小米PAD系列、車載音響、對講機等設備應用到廣汽豐田車型上,進一步豐富了車載生態。
廣汽豐田如今更加注重本土化的適配,在中國本土科技企業的賦能之下,不斷推出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他們表示,將躍入中國自研2.0時代,持續打造屬于他們的AI智能體生態。在AI智能座艙和AI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廣汽豐田都制定了明確的發展規劃,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體驗。
盡管新能源浪潮下,許多傳統合資品牌的轉型步伐相對較慢,但廣汽豐田卻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決心。他們不僅在全球市場上保持著領先地位,還在中國市場中不斷調整方向,力求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廣汽豐田的電動化之路,無疑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