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合資品牌終于放下了昔日的傲慢,以肉眼可見的誠意與國產品牌展開了正面較量。其中,東風日產N7和廣汽豐田鉑智3X的成功上市,已經證明只要價格親民、配置到位,合資電動車同樣能迅速贏得市場青睞。而近期,一汽豐田推出的bZ5車型,更是憑借高性價比特性,成為了市場焦點。
一汽豐田bZ5不僅定位為一款實用的中型SUV,車身尺寸優于同級,純電續航表現也十分出眾。它還搭載了與鉑智3X同款的智能駕駛功能,價格卻更為親民。如此高的性價比,讓不少消費者感到意外。
然而,一汽豐田的首款純電動轎車bZ3市場表現并不理想。內飾廉價、設計被詬病為“反人類”,性能和續航優勢也不明顯,長時間依賴降價促銷。因此,bZ5能否避免重蹈bZ3的覆轍,成為本次試駕的關鍵。
從外觀上看,bZ5采用了跨界風格設計,摒棄了傳統豐田燃油SUV的影子。細節方面,如側向攝像模組、充電蓋板設計以及21英寸輪轂(入門版為18英寸),都顯得比主流純電動車更加大氣。
內飾方面,bZ5同樣進行了大膽創新。15.6英寸中控屏、中島設計,都體現了豐田在實用理念上的極簡風格轉變。然而,盡管中控屏集成了大部分功能,但全景影像畸變較大,畫面分辨率不如主流純電動車。
門把手設計方面,bZ5摒棄了bZ3上被吐槽的內翻式隱藏門把手,換回了相對常見的彈出式隱藏門把手。但車內門把手設計仍保留了bZ3的“傳統手藝”,在門板扶手位設置了撥桿式門把手,犧牲了儲物空間。
試駕過程中,bZ5的動力表現令人滿意。最大功率200kW的前置驅動電機,在60km/h以下的車速下隨踩隨有,市區超車毫無壓力。然而,由于官方只公布了0-50km/h的加速時間,中高速下的加速能力仍有待考證。
后排乘坐空間方面,作為一款中型SUV,bZ5的腿部和頭部空間都相當充裕,還配備了兩個60W的充電插口。不過,身高超過180cm的乘客可能會感到頭部空間稍顯局促。
盡管bZ5在性價比和實用性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但市場反應仍顯平淡。目前,一汽豐田為這款新上市的純電動車投入了大量店面資源,但銷量數據并不理想。或許,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車時仍更看重國產品牌,而豐田需要時間去撕掉“雜牌電車”的標簽。國內消費者對于跨界車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