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慘烈的空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上演,一架波音787客機不幸墜毀,導致至少265人喪生,但奇跡般地,有一名乘客在這場災難中幸存了下來。
這位幸存者名叫維什瓦什·庫馬爾·拉梅什,是一名印裔英籍公民。事發時,他正坐在11A座位上。這一消息傳出后,不禁讓人猜測,是否11A座位的位置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他的“救命稻草”。然而,專家對此迅速予以了否認,強調這完全是僥幸。
拉梅什能夠幸存的消息,無疑給這場悲劇帶來了一絲慰藉。關于他為何能逃脫死神的魔爪,有分析認為,11A座位位于機艙前部,可能在墜毀時受到的沖擊力相對較小。同時,該座位靠近緊急出口,為他提供了更快的逃生路徑。
但《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對此持謹慎態度。他表示,目前并不清楚拉梅什為何能幸存,但根據現有信息推測,這次墜毀的環境極為復雜。飛機墜毀在建筑物密集區域,可能由于飛機解體或撞擊力量,拉梅什被拋出機艙,且墜落力度對他而言相對較小。他落點處可能有遮擋物,避免了燃油噴濺引發的大火傷害。
王亞男進一步強調,民航飛機在這種級別的墜毀中,通常沒有特定的設計或結構來保證乘客生存。因此,拉梅什的幸存與座位位置無關,完全是僥幸所致。
回顧歷史,類似的空難中也有幸存的案例。例如,在2024年年底發生的濟州航空7C2216空難中,兩名乘務人員奇跡般地幸存了下來。當時,他們的位置在機尾。這些案例再次證明,空難中的生存往往取決于眾多不可預測的因素。
救援人員在客機失事現場展開了緊張的搜救工作,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生還者。然而,面對如此慘烈的災難,每一絲希望都顯得尤為珍貴。
在這場空難中,拉梅什的幸存無疑是一個奇跡。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空難中的生存概率極低,每一次飛行都需倍加珍惜。